2023年以来,江苏多所职业院校先后选派两批优秀专业带头人赴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服装专业对口支援工作。为将“传帮带”系统化、常态化,援疆教师团队与本校教师以“青蓝结对”方式签订师徒协议,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及时将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带到伊犁,鼓励该校教师积极开展公开课、研讨课,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技能水平。通过“青蓝结对”,该校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依托疆内外名师工作室,服装专业积极拓宽教师发展路径,制定青年教师三年个人专业提升计划,在学历提升、课堂教学、各级各类大赛、课题研究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通过个人发展计划的逐步实施,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教师团队的技能水平、教科研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王青、陈海霞等数名援疆教师接力指导下,2023年3月该校何彬、莎仁娜两位老师获得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2024年10月何彬老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金奖第一名,2025年3月赵春丽、莎仁娜两位老师获得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近两年,该团队教师成功立项省、市级课题近10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伊中职“组团式”援疆教师团队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两个“大师工作室”落户伊中职,致力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带领受援校教师深入了解伊犁服装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调研服装就业岗位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指标。“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建设得到跨越式的进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先后加入全国服装数智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棉花和纺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可克达拉市垦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服装企业深度合作,联合成立“服装设计生产”现代产业学院。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援疆教师的辛勤付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援疆的使命担当,为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供稿: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