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中十一年级的刘锦堃在湾外学习了近六年,曾获希望之星全国盛典特等奖。“除了所有必修课程,和为提高学术成绩而构建的指导之外,英语在这里更像是我们学校的一种生活方式。”刘同学介绍,学校播放英文歌曲,经常上演像《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这样的英文音乐剧,公共演讲和英语辩论被特别强调,他曾在一次辩论展示中获得最佳辩手,在这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习让他受益匪浅。
至于英语学习的建议,刘锦堃表示,让兴趣成为你的老师。“对我来说,英语不仅仅是词汇、语法,或仅仅是一个测试分数,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乐趣的来源。我非常喜欢英文诗歌,我会背诵一些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来欣赏英语之美,还会时不时唱一些英文说唱歌曲,这些都是愉快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我相信,开始练习英语永远不会太晚。”
高一年级的范逸琦从小对英语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是对我在英语上付出的努力的极大肯定。英语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更需要正确的方法路径。”范同学介绍,初入高一时,她非常内向,常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每天热烈的课堂讨论影响下,她逐渐变得越来越自信,也为演讲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学校为我们设置的选修课中,我选择了与英语同属印欧语系的德语,不仅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也大大增强了我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范逸琦特别感谢她的原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孙一真老师。在这次冠亚军资格赛前,孙老师仔细修改了她的演讲稿,并帮她给“超级问答”准备了充足的素材资料。赛前的晚自习时,孙老师和她一起探讨了“专家问答”的可能内容,助力她为此次大赛做好了充足准备。每次大型考试结束,孙老师也会一对一地帮她分析成绩,查缺补漏。“孙老师高超的专业能力和演讲水平为我树立了一个优异的榜样。我也会以这次的获奖为动力,再接再厉,让自己的英语能力更上一层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