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视觉中国
该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沈波介绍,中药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历代医家及医书对其不乏溢美之词。《本草新编》记载三七“止血兼补虚”,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性,因此常用于各种内外出血病证,尤以有瘀者为宜。
既然三七功效这么好,适不适合长期摄入呢?截至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发布了四批次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名单,共计106种物质,其中并无三七。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建议提案”栏目中获悉,2024年9月14日,一条“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955号(医疗卫生类13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答复“经组织专家论证研究,认为尚不能排除长期食用三七对特殊人群的潜在风险,暂不建议将三七纳入食药物质目录。三七已被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可以用于相关保健食品生产。”
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不少电商平台都有三七制品售卖,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宣传页面上,各商家对三七的功效用了大篇幅推介,但是对于禁忌往往简单提示,多集中在“孕妇慎用”的层面。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欢把三七作为保健品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沈波提醒,“三七毕竟是一味中药,盲目服用不但不会有利于健康,还会造成很多健康风险。”比如,三七中的部分成分可能引发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自行服用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不仅是孕妇不宜使用三七,一般人群也有禁忌,比如《本草从新》中提示三七“能损新血,无瘀者勿用”。部分患者也不宜使用三七,如《得配本草》中提醒“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都应禁用三七。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误将土三七当成三七使用,则容易造成严重肝损害甚至肝衰竭。沈波强调,“是药三分毒”,使用中药辨证不准、超量滥用,损害身体,切勿自诊自疗,一定要按医嘱用药。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