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显示,商家对盛先生的要求是确认的
2024年年初,正在忙房子装修的盛先生,到无锡市惠山区钱桥找一个做装修的朋友,听听参考意见。恰好看到当地有个叫“林达木业”的门店做橱柜门、房门等,就进行了了解,由于朋友与之也熟悉,他打定主意就在对方门店下单。由于橱柜较多,柜门用量大,他对此是反复思量、挑选,特别关注材料环保等级问题。
2024年4、5月份时,考虑到装修进度,盛先生先与商家约定下单,订做房门及橱柜柜门等,总金额2.4万元左右,其中橱柜门部分达1.5万元左右。到7月份时,门店人员上门沟通并测量尺寸,11月份时,对方进行上门安装。由于家里有小孩老人,还曾有过相关病史,所以他对橱柜门的环保标准等级非常关注。“当时,就要求对方提供柜门的环保等级检测报告,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发货清单显示,商家按照高等级标准进行了收费
盛先生说,商家第一次提供的检测报告中,环保等级达不到双方约定的标准,也就是ENF级(母婴级),其提出异议后,对方提供了第二份报告。这一次标准达到了,但检测报告样本与给自己家使用的材料品牌“对不上”,直到第三次,对方才提供了一份“达标”的检测报告。但考虑到前后几次的反复变化,加上所用柜门没有明显的品牌标识,盛先生对商家的“诚信”存疑,于是决定自己找官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去环保检测,结果让他大跌眼镜。
“甚至都没有达到室内装修环保‘入门级’的EO级,这个就太坑了!”原来,当时双方口头确认了柜门使用板材的环保等级为ENF级,但正式签订的协议里没有明确,这让最终的材料使用存在着“灰色地带”。不过,盛先生也说,当时他们双方微信沟通时,对于其提出要求柜门板环保等级达ENF级,商家也认可,且后续开具的正式订购清单中,对等级问题也进行了明确,价格也是与相应等级对应。
之后,盛先生向惠山区当地的315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相关部门称,他们进行了两次调解,但没有成功,原因是商家对盛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不认可,拒绝调解,根据相关规定,他们终止了调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是走法律程序!”接受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也建议,可以由双方商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机构去做检测,然后得出一个具体结论。但根据法律规定,在涉及消费纠纷的投诉中,如果其中一方不同意调解,他们也只能终止调解,没有其他办法。
对此,盛先生不认同也不满意,觉得自己作为消费者,权益受损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为此在今年春节前进行了举报,不过,截至目前,举报仍处于“等待立案”中。他认为,商家行为涉及消费欺诈,自己举报了,当地相关部门应该马上进行调查,如果不去调查处理,那么只会让违法成本变得很低,导致违法行为越来越猖獗,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会被破坏。“目前,商家还在跟我要尾款,我肯定不能同意,我要求假一赔三,要求对商家欺骗消费者行为进行处罚!”
前述受访工作人员称,针对举报他们市场监管部门会进行调查,一般是限30个工作日内出结果,但由于春节假期,他们这一块还需要跟进,也需要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对此,盛先生表示希望能快一些,“这么久还没有回复,给个说法,我对处理效率感觉不太满意!”记者也拨打了盛先生提供的商家电话,不过对方表示“(记者)打错电话了”!
盛先生表示,本来计划2025年春节搬新家,结果因为商家的板材环保问题无法按时入住,全家还需要继续租房,目前,他一方面举报,一方面在另找品牌,重新安装环保达标的柜门,也在等相关部门的处理情况。“后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继续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