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中,刘胄和才浅两位嘉宾亲身参与了坎儿井的清淤工作。30多米深的竖井、漆黑冰凉的地下通道、每一桶约40公斤重的淤泥,都让人直面这项工作的艰辛与挑战。在井下,水流的冰冷与四周的黑暗令人感到敬畏,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危险。然而,正是这种严苛的环境,造就了吐鲁番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在清淤过程中,嘉宾们不仅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更体会到“每一口清泉皆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节目中最动人的一幕莫过于油灯的修复与点亮。这盏油灯不仅是坎儿井挖掘中的照明工具,更是方向的指引者。经过耐心地修复与点亮,这束微光重新唤醒了历史的温度。油灯的光芒穿越千年,映照出丝路精神的光辉,也引发观众对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
沉浸式参观库尔班民俗博物馆
感受藏品背后的丝路精神与民族智慧
离开坎儿井,丝路寻宝团来到库尔班民俗博物馆,探访历史的温度。在这座“时间的仓库”中,收藏了两万多件藏品,从华美的清代挂毯到雕刻精美的陶瓷器皿,无一不展现着新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生活智慧。
在馆长带领下,嘉宾们深入了解了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并接下古老油壶的修复任务。面对破损的油壶,丝路寻宝团共同努力,用现代修复技术为油壶补全了破损的部分,并保留了原始的使用痕迹,这一过程不仅让藏品焕发新生,更展现了文化保护的技术与责任。
从坎儿井的水利奇迹到民俗器物的焕新重生,《登场了!丝绸之路》第五期节目用镜头捕捉劳动的力量,用故事传递历史的温度。丝路寻宝团通过每一次触摸历史、点亮文明,向观众展现了丝路精神“传承、创新、融合”的核心意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