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80辆卡车“压桥”!23岁的南京二桥首次全封闭“体检”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12月19日讯(记者 石小磊 王涛)昨夜今晨,23岁的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南京二桥),接受了通车以来的首次全封闭“体检”。清晨5时许,各项测试圆满完成。因组织得力,原先2个通宵的“封桥”计划成功压缩在1个通宵内全部结束,今晚二桥不需要封闭了,车辆可自由通行。

王涛 摄

18日晚10时,二桥周边的宁洛高速柳塘互通至雍庄枢纽段准点开始实施双向封闭。

22时30分,早已等候在八卦洲服务区的80辆大卡车在统一指挥下,开始列队上桥。夜色中的二桥灯火通明,现场车声隆隆,颇为壮观。

邵丹 摄

大桥全身“体检”的专业名称叫作“荷载试验”,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两部分。“就是通过载重汽车开上桥面,逐级加载,模拟大桥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并对桥梁结构的反应进行监测。”南京二桥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介绍。

邵丹 摄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南汊桥面。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摄氏度,桥面上更是寒风瑟瑟。“桥梁荷载试验均选择在夜间进行,主要是因为夜间温度更加稳定,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获取数据。”工作人员解释道。

随着大卡车们一一驶向指定位置,记者明显感受到,脚下强烈的振动感。

王涛 摄

大约24时,这次试验共安排的80台四轴35吨载重汽车已全部上桥。其中南汊大桥60台,最大加载重量达1890余吨,北汊大桥20台,最大加载重量525吨。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工作人员提前在两座桥梁关键部位上布置了各类精密传感器及设备,实时监测并记录大桥主梁应力、挠度、索力、主塔偏位等结构响应关键参数。通过先进的算法,分析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实际状态,从而评估大桥的整体工作性能。

动载试验随后在凌晨进行。通过载重汽车在桥面跑车、跳车、制动等,对桥梁结构动力性能进行评价。

清晨5时许,现场传来好消息。“因组织得力,南京二桥荷载试验已圆满完成。”工作人员欣喜地表示。这也意味着,今晚二桥不需要封闭了。

王涛 摄

二桥于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车,是长江南京段上继南京长江大桥之后的第二座跨江大桥。它的南汊大桥建成时是世界第三大斜拉桥,有“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这两年,随着燕子矶隧道的通车,二桥通行量有所下降,但在重大节假日仍超过10万辆/日。

此次二桥全封闭“体检”,将为后期保养和维修提供依据,进一步保障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公众通行安全。

视频:王涛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