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挖好“一眼井”!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一生挖好“一眼井”
作者:李泽利
有一位妈妈组织两个儿子挖井比赛。兄弟俩兴高采烈地来到一个山窝边。大哥挑了土质松软的一个地方先干了起来。弟弟没急于动手,而是花了好大功夫“考察”地形,选在暴露石头的一处洼地开始了攻坚战。
弟弟在石头上“摆开战场”,哥哥暗自庆幸:“笨蛋,这回你输定了”。果然,哥哥的进度很快,不到半晌,便挖出一眼井早早回家报喜了,而弟弟还在和岩石层进行较量。为了让自己的井快点出水,弟弟用早晨带来的干粮作为午餐。经过一个上午的苦战,那道岩石层终于被打穿了,水井迅速向纵深挺进。不久,弟弟这眼井流出了第一滴水。
午饭后,满面春风的哥哥请来妈妈裁定胜负。妈妈看过儿子挖的井,只说了一句话:“继续比赛”。理由是两眼井都不能用来取水。哥哥看见弟弟挖的井开始泉水,认定自己挖的井下无水,便重新选点和弟弟进行“决战”。倔犟的弟弟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把井挖宽挖深。
太阳落上了,比赛终止了,妈妈宣布弟弟获胜。依据是哥哥挖的三眼井比不上弟弟挖的一眼井泉水多。妈妈点评这场比赛时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人一辈子干不了太多的事,像打井一样,选准地点一挖到底才能打出一眼好井。千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哪山有草烧”。兄弟俩牢记并实践妈妈的教导获得了成功。
这个故事可以提炼为“打井理论”受益于人。其中蕴藏着的可贵之处是告诉人们,选准自己前进方向和道路就不要轻言放弃,全心全意一干到底,直到成功为止。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范例举不胜举。
一代伟人毛主席,一生只做了这件大事,就是唤醒劳苦大众,与天与地与人斗争,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强起来。他以天才的灵感和超人的意志写下最豪迈的历史篇章,是世界新秩序的缔造者,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万人景仰的伟大领袖。
千古圣人孔子一生苦修学问,释宇宙之疑,解万物之惑,传万世之道,授苍生之业,受永世膜拜。
司马迁一生受尽耻辱和磨难完成父亲遗愿著一部史书——《史记》,陈景润毕生追求《哥德巴赫猜想》打开奥秘之门摘取数学桂冠,爱因斯坦、爰迪生、比尔.盖次、诺贝尔、贝多芬、释迦牟尼这些世界级"人物"都是抱定一个梦想不懈奋斗踏入成功殿堂……
平凡的人做些平凡的事,非常正常。别人咬定目标向前进,我们不能东张西望举棋不定;别人一往无前,我们不能老是挑选职业;别人在转型升级,我们不能还在“跳槽”。
人生苦短,时光如梭。人这一辈子,真正干好一、二件事,就可以聊以自慰,没有虚度人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