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以匠心致创新!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备受瞩目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1月9日,正值第十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第二天,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姚晓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亲临现场参观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本届博览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于广云介绍博览会情况,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建根陪同参观。

姚晓东副主席(前排左二)在于广云会长(前排左三)的介绍下了解展品

博览会现场,展区布局错落有致,展品琳琅满目。在特装展区,姚晓东副主席、徐宁副部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张荣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蒋喜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重点观看南京大学“江苏工艺美术高端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汇报展展出的各类工艺美术作品,并与徐州市青年艺术家协会成员亲切交流。

接着,姚晓东副主席、徐宁副部长一行参观了金陵玉雕、苏州刺绣、宜兴紫砂、金坛景泰蓝、东海水晶、东台发绣等各地市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展区。姚晓东副主席在参观时表示:“艺术是相通的,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不竭源泉。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深入挖掘传统工艺的精髓,更要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代的共鸣与感动。”徐宁副部长看得饶有兴致:“看到许多年轻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为传统工艺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他们的作品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让我们看到了工艺美术未来的无限可能。”

于广云会长介绍:“本届博览会充分展示了紫砂陶瓷、织绣、玉雕、漆器、红木家具、水晶雕刻等十一大类的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及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江苏省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把苏南细腻柔和的风韵、苏中清新优雅的风致、苏北浑厚恢宏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参展期间,南京市民与工艺美术爱好者们前来参观,他们或驻足欣赏,或低声交流,或拍照留念。

市民在苏绣作品前欣赏、拍照

扬子晚报作为本届博览会的支持单位,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招募对工艺美术作品感兴趣的小记者们来探访体验。活动现场,小记者们穿梭于各个展区之间,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在世界水晶之都——东海水晶雕刻作品展位前,小记者们被晶莹剔透的水晶所吸引。工作人员耐心地教他们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晶与玻璃:“小朋友们,把水晶和玻璃放到同一碗水中,光线通过水晶时会发生两次折射,形成双影,而玻璃就不会形成双影。”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扬州工美展区前,一件名为《龙宫借宝》的玉雕作品吸引了小记者的围观。只见一根如意金箍棒在艺术家的巧手下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够舞动起来。小记者们看得不亦乐乎,纷纷感叹玉雕艺术的神奇与魅力。盐城东台的绣娘正聚精会神地绣制着花草作品,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出绣娘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小记者们屏息凝神,好奇地观察着绣娘如何在刺绣过程中确保每一缕发丝不断裂。他们被绣娘的专注与耐心所感动,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刺绣艺术的魅力所在。在葫芦画展位前,小记者们惊喜地发现艺术家们不仅可以在葫芦上作画,还可以将葫芦制作成各种可爱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充满了童趣与创意,让小记者们爱不释手……

扬子晚报小记者探访

在参观了解了不同形式的工艺美术作品后,小记者们还分头体验了剪纸、绳结、非遗苎麻编织等传统手工艺。他们动手制作着属于自己的小作品,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动作都非常认真且专注。在这个过程中,小记者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耐心与细心。这些作品或许不够精致,或许不够完美,但它们却承载着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塞塞

摄制 王涛 杨泽华

校对 徐珩

编辑 : 王塞塞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