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记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生来喜云游四海,也爱把旅行途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留作念想。
快闪港岛
途经香港,次日乘十一点航班返南京。当晚赶到下榻的机场酒店。住进客房,已经是夜晚十点多了。尽管晚餐只是在飞机上吃了一小块汉堡包,而灯火辉煌的机场候机厅里,有许多二十四小时供应的饮食点,我们已经毫无食欲,相继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还不到六点钟,我就醒了。隔窗,我望着云里雾里的大屿山,回味行程途中的点点滴滴,心里难免有点惆怅。
洗漱完毕,我匆匆赶往机场候机厅,去买早餐。走过了一家又一家快餐店,最后在一家老字号粥面店的柜台前,我停了下来。经与店员商量,我买了一碗粥和四根油条,共计111元港币。
“油条需要下锅炸,先生要等十来分钟哦。”一位漂亮的女店员客客气气地对我说。不一会儿,店员把打好包的早点送到了我的手上。早点包打的特别用心,四根油条分别切成小段,整齐排列在四个打包盒里,为了保证油条香而脆的特色,每个打包盒的盒盖都剪去了一角。对店家的细致,我暗自赞叹。
回到客房,我泡了杯金骏眉红茶,与老伴一起吃油条,女儿喝粥,一家人吃了个价廉物美的早餐。一切就绪后,已经到了去办登机牌的时间了。
办理登机牌时,我们被告之,由于流量控制,航班可能会晚点。对于流量控制,我一直闹不明白,国家民航总局的航空计划是怎么制定的呢?难道不应该遵循计划优先的原则!此前有一次,我飞成都,竟因为流量控制在南京机场等了四个小时。到达成都机场时,天已放亮。打车赶到预定的酒店客房,我还没有坐定,旅行社的导游已经来到楼下,接我们去转飞九寨沟了。一夜无眠,苦不堪言。
尽管闹不明白,我们也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耐心等待。航班终于起飞了。中餐,依然是航班供应的一小块汉堡包。忽然,我想到了此前的一次次香港之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第一次随江苏经济考察团赴港公干。期间,我与省市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们走访了不少港企,拜见了许多在港工作的老友新朋,收获很大,并撰文在报上发表。那以后,我在报社对外宣传部门任职,因此又多次造访过港岛,每一次逗留的时间虽然都不一样,但没有一次像这一回那么匆忙。第一次访港,出席了港商张先生的宴请,宴会后主人带走打包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闪港岛,印象最深的是刚出油锅的香喷喷的油条。要知道,稀饭、油条也是我们南京的主打早餐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大屿山的这家供应稀饭、油条的早点店,创办于1946年,几乎与我同龄。店家的坚持,难能可贵。
囧人囧事
出门在外,总会遇到一些囧人囧事。只要与自己无关,一般都不需要过问,有的甚至需要永远烂在心里。
一次与老伴随旅行团去西班牙、希腊、葡萄牙三国观光,从南京登机出发后,遇到了相识的z先生。可是,他身边坐着的一位漂亮的女士,我们并不认识。担心尴尬,我们没有贸然相认。
飞抵雅典,进酒店客房前,z先生主动与我们打了招呼。我们一起谈及南京的家,谈及已经出嫁了的女儿,谈及走进学堂的外孙,乐不可支。“这位小杨女士,是我战友的太太,平时管我叫大哥。这次旅游,那位战友没有时间同行,只好亲自送妻子到机场,委托我在途中给予照顾。”z先生介绍说。我对z先生的话当然是相信的,但旅游途中,旅行团里不时有流言传出。原来,杨女士抱怨不断。
或许是我们的出现,影响了他们的交往,但这应该是上天的安排,与我们毫无关系。回到南京后,我们把这次巧遇烂在了心里,绝对不在z太太的面前提及。
此前,我们在澳洲旅游时遇到过一对老夫妇,由于年龄相近,双方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交谈中谈到了他在深圳工作的兄弟,老先生突然发怒,骂起了弟弟单位的一位领导,言词十分激烈。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与那位被骂的领导恰好是朋友。我叉开话题,东扯西拉,就是不把事情说破。现在想来,那位老先生当时想为弟弟出口恶气,殊不知,适得其反。其实,旅行途中与新相识的旅友交谈,还是慎言为好。
还有一次,在希腊米岛酒店的前厅里,导游吴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当天的行程,便挥着小黄旗要带领大家出发。
“阿拉也是游客,侬就不管了吗?”突然,团里的一位上海老先生吼了起来。导游小吴和颜悦色地进行了一番安抚、劝慰,随后带着我们出发了。上海老先生和太太留在了原地。一路上,团友们对没能同行的那位上海老夫妇议论纷纷。
原来,我们这个旅行团的希腊海岛游,全是自由活动,不含用车和午餐、晚餐。上岛以后,吴导表示可以租车带领大家去游览,当然租车是要交费的,每人每天三十欧元。
“自由活动,语言不通,怎么自由!”团里的大多数人稍加议论,都交了车费,而那位来自上海的老夫妻则没有交钱。不交钱,当然就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前两天在圣岛,他俩并没有随团,携手赶公交,逛小镇,下海游泳,玩的挺开心。今天在米岛,怎么就突然变了脸。
更怪异的是,他们不肯把填写的旅客意见表交给导游,说是要向导游的上级公司投诉。我们都挺纳闷的,岛上的游览行程写的很清楚,你投诉导游什么呢?再说了,你都年纪一大把了,何必跟一个比自己孩子都小的导游过不去呢?
出门旅游,玩的就是个心态。照着合同去旅游,该出手时就出手。
汉城芽庄
2019年,我们先后前往朝鲜的汉城和越南的芽庄等地旅行观光,感触良多。尽管这两个国家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但待客之道却截然相反。一个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把游客当成国家的客人,进行严格的管控,另一个是彻底的市场化,把游客当成是国家的钱袋,多渠道进行挖掘。
朝鲜对游客的管理从入境时就开始了,我们出关前被告之,不准携带印刷品、长焦照相机等入境,相机、手机出入境时需要进行数据检测,以及禁止违规图像入境、出境等。抵达新义州火车站后,我们便听说同行的几位辽宁朝鲜族游客之前去过韩国,他们手机里的相关图片全部被删除了。
从新义州开始,我们的旅行完全由朝鲜导游小金担任。小金的汉语学的不错,他说,我们这些中国游客是朝鲜的客人,会受到很好的接待,期间餐饮可口,中晚餐还会提供啤酒,免费供大家饮用,但旅行期间必须集体行动,晚上入住酒店后只可以在酒店附近活动,不许走远。
几天里,我们在小金等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金日成主体广场、中朝友谊纪念塔、祖国解放纪念馆、万景台金日成故居、妙香山国际友谊展览馆、朝鲜油画艺术馆、平壤地铁、以及朝鲜停战谈判和停战协定签字地板门店等,途中,小金向我们介绍了朝鲜的社会制度等情况。其中,他说到,朝鲜民间把结婚说成是脱裤子,故朝鲜姑娘找对象的理想条件是有三条裤子,即军裤子(人民军军人),党裤子(劳动党党员),文裤子(大学毕业有文凭)。三条裤子,印象深刻。
我们的旅行总体上还是愉快的,唯一遗憾的是始终处于监控之中。有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去吃晚饭,看到饭店旁边的一个居民区门前有一间店铺灯火门明亮,挺热闹的,我便想趁导游安排餐饮的间隙,溜过去拍几张图片。可是,还没有走出几步,便被旅游大巴的驾驶员叫停了。原来,朝鲜的驾驶员也在监督着我们。
越南芽庄的旅行,则是完全彻底的自由行。首先,全程活动由中国导游担任,越南姑娘阿美担任导游助理,仅负责相关语言沟通和证件存放等具体事宜。其次,我们的五天行程,仅安排三个正餐,更多的午餐、晚餐任由游客自己走街串巷,自由觅食。由于餐食比较便宜,大家各取所需,尽饱口福。不过,当地实行小费制,相关店家挣钱的手段了得。例如,去珍珠岛游览,规定不许带食物和饮料,游客在岛上便利店买了方便面,去小饭店却买不到热开水,其中缘由,不言自明。至于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进、出关各十元人民币小费的事情,我以为应该称之为是通关手续费,与给个人的小费不同,该交的还是要交的。
再次,绝大部分游客享受低价团的待遇前往芽庄,虽然很自由,但是必须进当地规定的国有企业供应点去购物。为此,中国导游做足了功课,他们千方百计拉游客购买翡翠、丝绸和橡胶制品等,有的甚至会与游客发生冲突,原因当然是许多游客不肯买单,成交甚少。
当然,芽庄的风光确实是可圈可点的。芽庄被誉为“东方马尔代夫”,不仅有优美的岛国风光,还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海底的珊瑚千姿百态,鱼群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据接待我们的霍小姐介绍,芽庄,曾经是欧洲人旅游度假的地方,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时期曾是欧洲游客的天堂,越战时期是美国人的度假胜地。
作为旧时法国的殖民地,芽庄处处洋溢着浪漫的法式风情,不仅还保留着很多法式建筑,就连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保留了下来。街头随处可见的法棍和咖啡屋,便是例证。
朝鲜、越南的旅游环境虽然不一样,我以为有条件的话,去一趟还是值得的。终究,这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生活经历。
吕晓露 文/图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