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大保护迎来大发展——刷新最深吃水纪录 镇江港进入“12米”深水时代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0月25日,在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和镇江海事局等多部门的协同作业下,吃水达12米的希腊籍散货船“西比拉”轮安全靠泊镇江港,刷新了镇江港开埠以来接靠船舶吃水最深历史纪录,这标志着镇江港进出船舶最大吃水进入“12米”深水时代。

下午三点左右,“西比拉”轮缓缓驶过五峰山长江大桥,在多艘拖船的护航下驶向镇江港12号泊位。据了解,“西比拉”轮船长299.95米,船宽50米,吃水达到了12米,装载了93000多吨铁矿石。此前,还从未有吃水12米的船舶驶入如此深入内陆的港口。眼下正值枯水期,这也为船舶的成功靠泊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镇江大港海事处副处长 王辉

“首先,我们联合交通、引航、航道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通航安全保障方案,结合水文气象和航道条件,充分论证分析通航安全风险,制定科学的航行计划和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二是统筹组织、全程维护,在江苏海事局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按照‘一船一策’要求,制定该轮进江交通组织方案;三是密切跟踪、全力保障,综合运用智慧海事、VTS、CCTV等信息化手段对船舶的动态进行实时跟踪,为该船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交通组织和信息服务。”

轮船已经成功靠岸,负责此次引航工作的是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副站长曹金海,早在昨天下午4点,他和他的团队就已经登上轮船,连续24小时,持续为船只领航。

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副站长 曹金海

“为我们镇江大港引领这样的大型开普船,我和我的同事心情都非常激动,这样的大船是师傅们、前辈们梦想的一个大船。今天能够成功地引进港,安全地靠上港,是我们引航站最大的突破。引领这艘船的确非常不容易,它需要我们和海事、航道以及我们其它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把我们该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尤其是水深和通航秩序这一方面,一定要做到天衣无缝,衔接无障碍。”

据了解,在此之前,成功靠泊镇江港的船舶最大吃水为11.8米。经测算,船舶吃水由11.8米提升至12米,单航次可多装载约2000吨货物,每年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4000万元。对于镇江而言,服务保障吃水12米的开普船接靠港口,将持续放大开普船进江最后一站的优势,对进一步增强镇江港核心竞争力、助推港口由物流中转向深加工转型具有战略意义。

镇江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永锋

“接下来,我们镇江海事局将全面总结首艘吃水12米船舶安全到港相关经验举措,在江苏海事局和镇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持续保障大型海轮溯江而上抵达镇江港,以高水平监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在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更多镇江作为。”

镇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深水航道运行以来,长江镇江段港口货运总量从2018年的8亿吨提升至2023年的12亿吨,年均增长率8%以上。深水航道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积跬步而至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海,镇江正在用一次次的突破,逐步释放深水航道黄金效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