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非遗技艺一进入校园,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姑苏区非遗金钩针编结技艺传承人胡月珍作为金钩针社团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们只要学会了基础针法,就能编织出一些简单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而且他们只要一拿起钩针,就非常专注。
课堂上,记者看到,社团教室后面的展台上摆放着孩子们已经完成的编织作品。“上车一团毛线,下车作品就出来了!”学校老师口中叙述的朱芷悠是社团成员中的“佼佼者”。“每当我拿起钩针,编织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时,就会感觉到很开心!而且在编织的过程中,培养了我耐心与细致的品质。”来自六年级(5)班的朱芷悠分享说:“刚开始接触金钩针编织还是在短视频中看到的,自己感觉手工艺品小巧有趣,就产生了兴趣。后来,看到学校正好开设了这个社团,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
“老师,我完成了!”五年级(2)班的许尚依大声说道。一名手拿五星红旗的小成员举起右手,记者看到,国旗虽小,但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她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国旗升起时,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我想通过编织技艺来绣出一面国旗,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许尚依说。
“学校提供了最好的土壤,而我们就是撒播种子的人!”胡月珍表示,相信通过这门课程,不仅能让孩子们掌握一项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孩子们的指尖传承!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孙燕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