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镇江工人文化宫,焕新归来!
新宫的启用,实现了对职工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是新时代“职工的家园和乐园”。
工人文化宫,作为镇江的一个地标,镇江人俗称“东宫”,是一个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镇江人每每提及都带着一股子骄傲的名字!这里曾经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30多年来,由于文化宫阵地功能逐渐弱化,配套建筑破旧失修,功能设置不合理,场地布局凌乱,消防设施不符合新规范,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职工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2020年6月,镇江市工人文化宫被镇江市政府认定为镇江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传承文脉、记住乡愁的功能。2023年,市总工会对文化宫进行改造升级。期间,围绕职工教育培训、职工文化、职工体育和特色服务,打造健康、文明的职工文化阵地,高质量推进全市工人文化宫建设和发展。
展馆
现场
“根据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新使命,职工对文体活动的新需求以及镇江市文体市场的特点和定位,修缮提升后文化宫充分履行公益性服务的职能,在功能布局上分为‘六馆六厅六室一配套’。它们涵盖宣传教育、职工文化服务、职工体育健身及一系列配套服务功能,切实做到工人文化宫里有工人,工人文化宫里有文化。”镇江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高国成说。
现在,装饰一新的“镇江市工人文化宫”标识牌特别显眼,经过全新设计,极具艺术感;各场馆“内外兼修”,令人耳目一新;馆内,一场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精彩上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位于A座2楼的劳模工匠馆,9月28日揭幕。该馆也是目前镇江市唯一一个大型劳模工匠主题展馆,馆内展出了赵亚夫、方美芳、沈春雷等11位劳模代表的奋斗故事和感人事迹。为了营造现场感,劳模工匠馆内设有多个智能互动平台,观众可通过劳模查询系统,查阅镇江全市4109位劳模的资料;同时,劳模工匠馆还设有互动留言区、AI人脸融合技术等,给观众带来丰富直观的体验。
现场
镇江“东宫”,城市新地标!
此外,这里还有全省劳模工匠馆唯一的环抱式沉浸体验剧场,画面中的劳模代表们相继点亮头顶的领航灯,让人惊叹和振奋。“走进劳模工匠馆,让人感受到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将劳模工匠的精神继续弘扬与传播下去。”前来参观的职工代表们,深有感触地说。
开馆当天,悠扬的歌声不断传出B座一楼的工人大剧院,这里正在开展“全市职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比赛”,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9支职工合唱队伍在舞台上满怀深情、引吭高歌,用最美的旋律、最真挚的情感,共同唱响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二楼的展览馆内,产改摄影展,教职工书画展、职工劳动主题海报展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观。
C座的乒乓球馆内也在举行着一场属于乒乓球爱好者的狂欢盛宴;戏剧馆内,职工戏剧爱好者们欢聚一堂,切磋技艺,一幕幕经典的黄梅戏韵味十足,呈现出精彩的“戏曲盛宴”……
焕新归来的工人文化宫,带给职工们的惊喜远不止这些。智力运动馆、保龄球馆、瑜伽舞蹈馆、戏剧馆、书法工作室等职工活动空间应有尽有。特别是作为职工书屋“升级版本”的工匠书院,拥有各类书籍近1.2万册,实现和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互联互通,并设有新华书店专柜可直接购买书籍,还可以开展阅读分享会、思政论坛、艺术鉴赏沙龙等文化活动。
现场,参观体验的职工们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工人文化宫的再次归来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娱乐的好去处,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直呼“幸福”!
与此同时,“工人文化宫”微信小程序也同步上线,场馆预约、文化普惠报名、活动参与等动动手指即可直达,充分体现了文化宫的智能化。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