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国乒功勋教练张燮林被授予“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国庆75周年前夕,党中央决定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全国共有4名“共和国勋章”和10名国家荣誉称号人物。镇江籍国际乒坛名宿张燮林榜上有名。

老家谏壁焦湾

今年84岁的张燮林,老家在镇江东郊谏壁焦湾村。上世纪50年代初,自小在上海长辈身边长大的张燮林就迷上了银球。苦练“海底捞月”,技术独具一格。

进入中学后,张燮林又加入了夜中学的店员健身球队。其学习成绩与球艺同时增长。并在一次上海市业余比赛中打进单打前6名,得到一枚二级运动员证章。

真正改变张燮林命运的还是在他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后。由于他的攻削球打法有其独到之处,屡有击败当时青年宫擂主和知名选手的记录,晚报上还登出了他参加全市比赛获胜的名字。1958年10月,张燮林被调进上海市乒乓球代表队,实现了和杨瑞华、徐寅生、李富荣等名将共磋球艺的追求,走上了乒乓之路。接着,张燮林夺得1960年上海市运动会乒乓球单打冠军,同年获得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四获世乒冠军

当年12月20日,他和全国各地优秀选手共108人进京集训,备战第26届世乒赛。次年的北京世乒赛单打角逐中,张燮林一鸣惊人,先后淘汰了对我威胁最大的日本名将星野和三木,为队友庄则栋首夺男单冠军扫除了最大的障碍,自己也登上男单季军的领奖台。

在第27届布拉格世乒赛上,作为我队“秘密武器”的张燮林,首次担当中国队男团第一主力。决赛中,他用两个2:0把气势旺盛的日本队主力三木和木村打得一筹莫展。前一个对手两局总共只得了17分,后一个对手只得了16分,使中国队首次蝉联世界冠军。接着,张燮林又以3:2淘汰了日本的世界冠军、后来的国际乒联第三任主席获村伊智朗,再次扫清了我队蝉联男单冠军的头号劲敌,并再夺男单季军。另外,他还与王志良合作,成为我国第一个男双世界冠军“伊朗杯”的得主。

第28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世乒赛上,张燮林虽成众矢之的,但他“魔力未减”。削中突然起板进攻、转与不转的球技日臻成熟,团体决赛再挫日本队主力小中健,单打中力挫几名欧洲高手,又为中国队取得男团、男单的“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一名马来西亚华文报纸记者模仿《三国演义》中周瑜之腔,载文描述昔日世界乒坛霸主惨败后的沮丧:“既生木、何生林?”……此后,1971年他还在中国队首次复出的第31届名古屋世乒赛上和林慧卿配对,成为中国队第一个捧上混双冠军“赫杜塞克杯”的人,也使他成为先后四夺世乒赛冠军的佼佼者,并从此赢得了“乒坛魔术师”的美誉。

走上教练岗位

1972年后,32岁的张燮林走上了国家女队教练的岗位。他继承了中国乒乓球队“善于发现新人、不断培育新人”的好传统,同助手们一道,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培植出一株株丰硕的果实,一簇簇芬芳的花朵。他因人施教,先后培养出葛新爱、童玲、戴丽丽、曹燕华、何智丽、焦志敏、陈静、邓亚萍等一批打法各具特色的世界(奥运)冠军。率领女队夺得10次世乒赛“考比伦杯”、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3次世界杯女团冠军。其中,从1995年到1989年,中国女乒还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世乒赛女团“八连冠”。使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腾、飘扬;使全国球迷一次次欢呼、击掌;使外国选手一次次耸肩、沮丧;使家乡父老一次次激动、奋亢……

1995年天津世乒赛后,55岁的张燮林从女队主教练岗位上调任国家体委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乒协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委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他担任中国乒球队领队。爱徒邓亚萍和乔红包揽了这两届奥运会的女单和女双金牌。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特别邀请他和邓亚萍至瑞士洛桑总部作客。

成绩突出,人品高尚。他10余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多次被评为全国最佳教练员。1992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3年后连续两届(第八、第九届)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12月15日,国际乒联特授予他“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奖匾,从而成了国际乒坛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8年他又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国际乒联前主席沙拉拉曾说“他在中国和世界乒坛上取得的成就,后人难以超越”。一位欧洲女乒教练甚至说“和他处在同一时代,是一种悲哀”。

另外,张燮林还是当年“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见证人。1972年曾随中国乒乓球代表队访美,受到总统尼克松接见。1997年8月,张燮林任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再度访美,在联合国总部参加了基辛格等名人到场的纪念活动。2019年,张燮林登上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游行队伍的“体育成就”彩车; 2004年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圣火北京站传递活动;2008年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五环护旗手……

全国政协委员

在体育界,张燮林的声望和执教战绩显赫。1993年后,他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走进了荟萃党内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群体。因此,他一方面努力学习政协工作的基本知识,一方面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他通过参加政协会议,座谈讨论、参观视察和个别走访等活动,并结合自己当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的经历和感受,先后就“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创造有利条件,防止人才外流,减少‘海外兵团’”“切实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退役的优秀运动员进入高校深造”“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关于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两个问题的建议案》“提高和改善运动队和队员的训练条件和福利待遇”等,均受到了国务院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采纳。

家庭全国“十佳”

夫妻二人都是体育系统优秀党员的张燮林家庭,幸福美满。爱人殷佳珍老家在无锡。1969年初,两人在只有10多平方米的“新房”中完了婚。从那天起,两人就立下誓言:生活上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支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50多年来,俩口子上孝长辈至终、下育子女成才。大女儿张滴在瑞典建立了“中外联姻”的小家庭;小女儿殷鸣在华东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商学院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美国驻沪国际管理集团工作。两个女儿家分别有两个孩子(两女两男),一大家子联系不断,温馨和睦。1997年,中宣部、广电部、全国妇联、国家体委等18家单位发起评选“全国首届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按照“互敬互爱、事业有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几条标准,在全国共2.5亿个家庭中,推荐出100户五好文明家庭,并从中再优选出10个标兵户。其中,张燮林家庭名列“十佳”。殷佳珍作为标兵户代表在当年9月23日于人民大会堂内举行的表彰会上汇报发言。她那诚挚、质朴的真情演讲,受到丁关根和陈慕华等领导和同志们的夸奖。

家乡情怀深厚

虽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但父母和弟妹们都在镇江。所以张燮林对家乡念念不忘。

成名初期,张燮林回镇探亲,在当时还十分简陋的体育场竹结构乒乓房里,应邀进行精湛的表演。以后的岁月里,一有机会总要来镇考察辅导、挥拍示范、讲解要领、传达信息。

1986年4月,市乒协成立后聘请他担任名誉职务,他发来贺信,欣然同意。1987年5月来镇时,积极鼓励镇江争创全国重点乒乓城,为扩大镇江知名度做了大量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国家体委于1988年3月命名镇江市为全国重点乒乓城。

对镇江籍入选国家队的选手,他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他在镇“希望家乡出个世界冠军”的愿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先后由邬娜、秦志戬、范瑛陆续实现。

此外,张燮林把自己青少年时代走上乒球之路的经历《我的乒兵青春》,提供给家乡媒体连载发表;他将带队参加亚运会、奥运会、世乒赛的感受无保留地与家乡人民分享;他为采访世乒赛、全国锦标赛等活动的家乡记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在我国申奥成功当夜,把激动、兴奋、喜悦的感受,连同对邓亚萍出色表现的夸赞,通过家乡媒体传播出去,使镇江乃至江苏和全国受众得到了许多幕前幕后新闻,为扩大镇江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2月,张燮林专程来镇祝贺镇江新建乒乓馆落成暨镇江乒校成立,并赠送了一批红双喜球拍、胶皮、海绵、网架等器材。并于当年3月和1994年3月与蔡振华一道,两次率领国家队马文革、邓亚萍等精英来镇进行世乒赛和亚运会前的热身赛,掀起古城乒乓热。

以后,他依旧“常回家看看”,曾应邀回乡参加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比赛、市乒协主席邀请赛、镇江市首届“千台万人”乒乓球赛开幕式等多次活动。

如今,年逾八旬、在乒坛奋斗了60多年的这位乒坛宿将,仍关注着我国乒乓事业的发展,尽力参加各种乒乓活动,为扩大“乒乓外交”成果贡献自己的余热。一名部队军官曾书“毕生痴恋乒乓,育几代英才,欲断衷肠;忠心为国争光,得多少荣耀,国人难忘”赠送给张燮林,代表了广大球迷的共同心声。 

王庆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