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面塑小课堂
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扬州八怪纪念馆邀请面塑非遗传承人为青少年们讲授面塑的历史起源、文化特点、制作工艺等,语言浅显易懂且不失风趣。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并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运用揉、捏、剪、挑、压、粘等技法制作各种精美的面塑作品,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此次活动让未成年人体验了中华传统面塑工艺的奇妙,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3十五巧板小课堂
十五巧板,又称益智图,是一种类似七巧板的智力游戏,由十五块板组成。课堂上,老师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耐心引导未成年人,从认识十五巧板的基本形状入手,再到拼出草木、花果、鸟兽、鱼虫、文字等各种图案,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04糖画小课堂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扬州八怪纪念馆邀请糖画老师带大家近距离感受非遗糖画的魅力。老师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糖画的历史和文化起源,接着取出小锅融化麦芽糖,用小勺舀上滚烫的糖浆,在干净的铝板上绘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再贴上一根竹签,等待凝固后用平铲铲起,雅趣脱俗的糖画便制作完成了。小朋友们跃跃欲试,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各种小动物或者花卉图案纷纷甜蜜出现。
05雕版印刷小课堂
雕版印刷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别致韵味。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八怪纪念馆组织开展了雕版印刷进社区活动,通过现场讲解、示范、互动等形式,制作了扬州八怪文化相关的雕版印刷,让居民们感受到非遗文化和扬州八怪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为雕版印刷技艺的继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绘画趣旅
为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激发艺术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扬州八怪纪念馆暑期共开展2场未成年人绘画趣旅活动。借助绘画讲授、独立创作、老师辅导、作品展示等环节,以促使未成年人了解绘画的历史和技巧,启发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七彩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书法趣旅
扬州八怪纪念馆开展了“七彩夏日 书法趣旅”未成年人暑期活动,本活动以练习书写“福”字和“人”字为主题,通过开展关于书法历史和发展的简要讲解、指导老师现场示范与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体验书法艺术的乐趣与意义,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未成年人的暑期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快乐成长。
志愿服务
为培养未成年志愿者的中华文化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扬州八怪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扬州八怪纪念馆暑期共组织了2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讲座学习、聆听讲解、互动交流等内容,让小小志愿者们走近八怪、了解八怪,主动接受扬州八怪优秀的文化艺术熏陶,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增强传统文化认知和历史意识。
暑假以来,扬州八怪纪念馆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主动传承非遗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鼓励青少年争当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者,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获得了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今后,扬州八怪纪念馆将继续整合各类优秀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有趣的活动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助力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好地方”建设!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