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是当地时间下午6点开始,然而同一天在南巴黎竞技场见证了马龙“六金王”时刻的我,已经明显来不及赶上比赛正点了。从6点到7点,地铁12线转6号线再转9号线,几乎是一路狂奔,到达王子公园更是绕了一圈才抵达媒体入口,总算赶上了“下半场”。而上半场比赛,反客为主的西班牙队已经以3:1领先。
作为法国最著名的球场之一,王子公园在1984年举办了欧洲杯决赛,普拉蒂尼及其法国“铁三角”的辉煌时代正是在这里得到见证。球场从外面看来并不如一些豪门的改建场馆那么“高大上”,朴素的水泥外墙充满了斑驳痕迹,但入内之后却发现场内设施水准一流;占地面积看起来并不太大,球场和周边街区相隔距离也非常紧凑,但看台非常陡峭,拾级而上需迈开大步,这样的陡坡看台非常有助于主队球迷发出更大的声浪,近5万人的座位数也非常可观。
去迟了,媒体席已经没了我的位置。于是,我在两个看台的连接处,在水泥台子一屁股坐下,在一群主队球迷中间,见证了一个疯狂的下半场!
落后的法国队一直全力狂攻,不停创造机会;球迷们则随着场上局势不断唱、跳、喜、怒,第一个高潮是法国队将比分扳成2:3,球场瞬间陷入了山呼海啸;第二个高潮是法国球员在禁区内被对手“抱摔”在地,裁判第一时间没有理会,但巨大的嘘声弥漫在球场内震耳欲聋。最终裁判也去看了VAR,改判点球,法国在常规时间最后时刻扳平比分,第三个高潮也随之而来,我旁边的几位老哥,差不多都要喜极而泣了!
激动不已的法国球迷
可爱的小球迷
比赛以3:3的比分进入加时,只可惜在经历了一个下午长时间的拍摄后,我的手机电量耗尽,就在我回媒体工作间准备充会儿电的当口,西班牙队加时赛率先进球。最终,实力强劲天赋异禀的东道主,在那么多狂热球迷的支持下,依然3:5输给了如日中天的西班牙。
平心而论,奥运会的男足比赛,因为U23的年龄限制缘故,确实关注度不算太高,但并不意味着水平不高。像这场决赛,可以说也是一场“巅峰对决”,两支世界级强队最优秀的年轻球员,在一座足球圣地进行了一场史诗级的交锋,其间充满了各种热血元素,将欧洲足球的底蕴和球迷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比赛,即使只是在现场看了“下半场”,也会令人终生难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瑆 文/摄(发自法国巴黎)
校对 王菲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