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桥”见中国力量!八一节,这群年轻人讲述桥梁背后的故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8月1日讯(通讯员 周璟 记者 陈咏)“在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六仗——邵伯保卫战中,邵伯区长杨祖彤,怀胎五个多月,仍指挥6000多男女青年抬担架、扛弹药、送给养,四天四夜没有合眼,直到战斗胜利。”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桥”见初心实践团师生来到消防站、社区等单位,分享红色故事。

“桥”见初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桥”见初心实践团师生,带着对红色历史的深切敬仰与传承使命,利用暑期踏上30多座红色桥梁,寻访背后的难忘故事。扬州江都邵伯桥就是其中的一座,这座古老的桥梁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七战七捷中的英勇。

“邵伯是苏中解放区的南大门,根据邵伯狭窄险要、河湖纵横的地形特点,我军提出‘集中主要兵力扼守要点,各团轮番守备阵地’的作战方针。粟裕还对邵伯的阵地编成、工事构筑、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备作出详细安排。”从小对军事感兴趣的马硕同学,讲述当年战略部署时说:“老一辈战斗智慧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我们在当下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想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心宣讲

离开消防站,实践团成员走进了多个社区,大家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将一座座桥背后的英勇与牺牲、坚持与奉献,转化为触动人心的故事,传递给每一位居民。居民们围坐一起,听得入神,仿佛随着实践团成员的讲述,回到那段光辉岁月,感受那份不朽的红色情怀。

“桥”见初心实践团指导老师龚蕾表示,希望学生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历史的痕迹,用心收集桥梁背后的故事,深刻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据悉,为让更多人铭记历史,感怀先烈,后期,实践团还将打造红色桥梁故事微课堂,录制系列微视频,让红色精神架起了一座座无形的桥梁。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