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阅江楼前江水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阅江楼前江水平

汤年华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登金陵狮子山,感概万端,欲建楼阁,亲撰《阅江楼记》,“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风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是年春,令群臣撰《阅江楼记》百余篇,中有大学士宋濂文至为上乘,载入《古文观止》。后上天垂象,朱元璋惶恐,乃罢其工。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幸哉,世纪之交,人民政府建成。

阅江楼雄踞城西北,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七层碧瓦朱楹,八面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屋面琉璃瓦,檐下九彩拱。

楼外照壁、牌坊、亭阁、山门、长廊、碑亭,相映成趣。

楼前石狮,仿盱眙明祖陵旧制,姑苏金山石雕,重万钧。仿西周司母戊鼎,篆字鼎文曰:“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

楼中有一椅一匾一船一画,椅为红木龙椅,匾为康熙“治隆唐宋”,船为九桅十二帆宝船,画为郑和下西洋巨幅瓷画。登临绝顶,樟木雕梁画栋,龙身金碧辉煌。

凭阑遥瞩,见长空万里,饮霞吞雾,云去无痕。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目力所及,可见南京长江大桥与浦口火车站。

自江南往浦口火车站必经中山码头,阅江楼距码头仅一箭之遥。邮轮摆渡,亦名中山,上下两层,能容百人,可载单车。票价仅一元,赞人民政府之惠民也。

中山码头,立于长江南岸,中山北路最北。曾名下关码头,又名首都码头。曾几何时,扁舟穿梭,汽笛声鸣。百年春秋,几经废兴,换了人间。

江流平缓,低吟浅唱,微澜浩渺,波光粼粼。登高送目,艳阳铺水中,半江清丽半江红。

船行一刻抵岸,至浦口码头,近处大马路,民国洋街,旅店、饭馆、银行、商铺、邮局、书馆、戏院、会馆、照相馆、洋货店,应有尽有。

越大马路,即达浦口火车站。浦口站者,十省交通枢纽也。建筑师者,国人王佐卿也。清光绪三十四年肇建,民国三年开通。政要民众,足迹交错,背影难忘。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楼台烟雨中。

晚清凄风民国雨,孙中山于此停灵。钟山风雨起苍黄,解放军于此渡江。

那一日,朱自清于此登车,朱父曰:“吾购橘去,儿立于此待之。”父爱如山,引作者读者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汤年华,供职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授予的“江苏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全民阅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编著出版图书20多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