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健康知识讲座
高温、湿热……最难熬的三伏天“蒸煮模式”,如何利用三伏天进行养生,俨然成为大多数居民最关心的话题。为了增强辖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7月13日,聚和佳苑社区在志愿者服务中心2楼,共同开展夏季三伏养生健康知识讲座。
社工就从三伏天对人体的影响,三伏天期间如何养生保健,三伏天的健康饮食习惯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等进行阐述,让居民们知晓“冬病夏治”的医疗保健知识。
同时特别强调在这段时间内,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营养要均衡,保证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量;天气炎热,食欲较差的话,多吃点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养心重“养神”,晚上10点左右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吹空调要适度,三伏天太热,空调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但是吹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不可对着颈椎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摄氏度左右;吹空调时,要经常开窗,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换换气。最后社工还和居民们反馈就近的医院都有三伏贴售卖,有需要的可以前往让医生问诊后再做相关的正规三伏天治疗。
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健康知识讲座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回应了社区居民对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更为大家普及了养生知识,传播了科学、健康理念,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巧手做茄饼
前不久,聚和佳苑社区的志愿者们便聚在一起,讨论看不能利用现在的时令蔬菜做点美食,顺便还可以进行走访慰问部分辖区的特殊家庭,以此更好的促进邻里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最后大家决定做油炸茄饼。因为茄子是夏季的时令蔬菜,性凉,可清热消暑。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关键价格实惠!
做美食,姐妹花手工坊的阿姨们那是相当积极的,为了能顺利开炸,需要提前进行加工,确保茄子入味,早上7点半,个别居民阿姨便来到活动室,处理茄丝,洗的洗,切的切,还有的负责加作料调味......
上午九点,志愿者陆续带着电磁炉,锅子来到活动现场,依然分工有序。调面糊的志愿者表示,这个面糊不可太稀,如果稀释过度,茄子表层不容易沾上面糊,油炸的时候容易掉浆。面糊的稀释度如“蜂蜜”的状态最好,流动性不是太强,粘附性好。原来油炸还有这么多讲究。
2个锅子同时一起进行油炸、煎,速度非常快,通过第2次复炸的茄饼便可以食用了。“又酥又脆,不油不腻,口感刚好”。
接着志愿者便带着刚出炉的茄饼,挨家挨户来到高龄、空巢、失独等老人家中,双手捧着热腾腾的炸货,送给他们,尝一口,酥脆的声音混着喜悦的笑声,更代表着社区对于他们浓浓的关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