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为藿香正气口服液,右为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含酒精,这些情况服用需甄别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何丹丹副主任中药师接受采访时称,这两种藿香正气制剂为市面上常见的品种,大家在选择时,应注意区分其名称和成分,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藿香口服液不含酒精。“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在其药品说明书和《中药药典》中均有相关说明。”她解释道:“这主要与制备工艺有关,藿香正气方剂最早出现于唐代,最初为藿香正气散,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发现采用乙醇(酒精)提取法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药效,因而有了现在的藿香正气水。”
近期,福州一男子就因为服用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进了抢救室。据媒体报道,陈先生因发热、咳嗽、咳痰等,前往医院就诊,并挂了一瓶头孢西丁钠。回家的途中,他判断自己出现中暑症状,便购买藿香正气水并口服了一支。约15分钟后,他突然昏厥,被送医抢救。经诊断,男子因“酒精+头孢”同时服用,出现了双硫仑样“中毒”反应。
何主任指出,由于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会抑制代谢酶活性,导致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的蓄积,就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出现心慌头晕、心跳加速,严重者甚至会休克。除了头孢类药物,还有不少药物如甲硝唑片,与酒精同服也会导致此类反应的出现。她提醒,服用藿香正气水的同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此外,藿香正气水因酒精浓度高,服用后应避免开车;服药期间少食或禁食生冷油腻及甜食。” 何主任强调,对于儿童老人和孕妇来说,酒精对肠道刺激大,建议选择更温和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她提醒,除了藿香正气水外,其他型别的制剂均不含有酒精,但在选购胶囊或者颗粒时,还需注意辅料是否含糖,对于血糖高的患者,需要仔细甄别。
藿香正气功效相差不大,但起效有所不同
据了解,藿香正气的经典配方由十三味药材组成,包括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藿香正气制剂经过演变,多采用十味药材,保留了经典方剂的主要成分,并结合现代人的生理特点等进行了调整。
“作为中医里的祛湿‘神器’,不同品牌藿香正气制剂,配方可能略有不同,但主要功效、适应证其实都差不多。”何主任介绍说,“藿香正气主要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夏季的热感冒、身体湿重以及拉肚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她还提醒,藿香正气并非解暑良药,不适用于高温中暑。
专家指出,藿香正气制剂的不同点,更大程度上,体现在服用的方便程度以及药效起效的快慢。“如果症状比较急,藿香正气滴丸是起效最快的,可以优先选择;如果只是常规不适或是调理,浓缩丸起效较慢,但也更加温和。” 在她看来,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以及其他一些片剂或颗粒,治疗效果差异性并没有很大,“可在医生和药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使用。如果要自行购买,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药品说明书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跟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