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就要放弃
拍摄到罕见的小江豚心情格外激动
这段时间宜昌三峡水库的调水已经结束,宜昌站水位恢复到了正常水平,6月12日,就和往常一样,已拍摄江豚有十来年的摄影师杨河开始了一天的拍摄准备,“在视频巡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宜昌江段有江豚活动的轨迹,于是我马上开车去寻找了。”上午九点左右,杨河开着车带着摄影设备赶到了江边,12日的宜昌天气非常晴朗,气温最高已达36°,闷热异常,杨河举着望远镜一直在江面上四处看,一直等到快到中午了也没有见到江豚活动的迹象,“我车上带了好多防暑降温的药还有水,但是昨天实在是太热了,受不了,快中午的时候我都想要放弃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望远镜中杨河惊喜的发现了有江豚正在活动。
“我们拍江豚不仅是拍,还要分辨这些江豚谁是谁。”杨河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处于保护监测中的野生动物,给动物装一个不影响它正常生活的带有定位的装置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可以精准的获知动物的行动轨迹,也能容易的分辨出这些动物谁是谁,但江豚不一样,江豚没有办法装定位装置,目前要分辨江豚主要还是靠最原始的办法——肉眼观察,“我们一般都通过江豚身上的一些疤痕之类的来分辨这是哪一只。”
在12日的拍摄中,杨河发现了一只大江豚带着小江豚,但这只小江豚身上有着一圈圈白色的勒痕,这样罕见的画面让杨河十分激动,“我也没见过这个样子的,第一次拍到身上有线圈状勒痕的小江豚。”照片一拍摄下来,杨河马上就发给了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辨认,专家发现这是一只还没有蜕皮的小江豚,出生还不到一周,是个名副其实的宝宝豚。身上会有线圈状白色的勒痕是因为江豚分娩时间很长,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在生产过程中江豚妈妈随着宫缩不断地把胎儿推出来,产道的挤压就会在江豚宝宝的身上留下一道一道勒痕。
小江豚的出生漫长还伴随着危险,在分娩完成后,江豚妈妈必须带着江豚宝宝浮出水面,完成生命中第一次换气,不然江豚宝宝很可能会窒息而亡。从杨河拍摄的照片来看,江豚妈妈和江豚宝宝形影不离,说明它们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
为何小江豚如此难被拍到?
拍摄江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还需要一点儿运气,已有十来年拍摄经验的杨河已拍摄出了非常多精彩的江豚照片,但这样刚出生的野生江豚也是极其罕见的。
“江豚生性机敏,特别是刚刚生了小江豚的母豚,它是极其警觉的,出于保护幼崽的天性,大江豚会带着小江豚呆在它感觉最为安全的地方,也就是人类干扰最小的地方。”杨河表示,这样的习性也就注定了人们想要目击到刚出生的小江豚会是一件比看到江豚群玩耍捕鱼更加困难的事情,带着小江豚的大江豚通常会在离岸很远的江中心活动,长江江面开阔,摄影者站在江岸边,想要找见它们的身影绝非易事,想要拍摄到清楚的照片更是难上加难。杨河也提及目前仍存在部分试图使用无人机拍摄的不良摄影者,“无人机对江豚的影响很大,外行人看着感觉好像江豚是很欢快的在扑水玩,但内行一看就知道它是被无人机吓到了,惊慌失措不知道要往哪里躲。”生态摄影的唯一目的不是出片,拍摄到罕见的场面是意外之喜,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的拍摄才是生态摄影者们应当达成的统一共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摄|杨河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