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扬州:坚持江河为媒讲好运河故事 推动“古运河重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一期

报告采撷

“不断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启动建设双宁运河世界遗产园和‘十里外滩’项目,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开园,《志说运河十二景》《扬州通史》出版发行。十二圩‘江上盐都’、南河下历史街区入选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精心打造瓜洲、十二圩、湾头、邵伯等重点片区,做好沿岸老镇、老村、老街、老宅保护和风貌管控。”

“打造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全面提升‘运河十二景’,推进‘十里外滩’、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二期、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大运河申遗史料展示馆等项目建设,运河三湾争创国家5A级景区。”

“完善提升运河沿线慢行系统,高水平打造示范工程。”

“高标准实施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改造提升小秦淮河重要节点,加快皮市街、广陵路、仁丰里重点片区更新。提升双东片区,推进老商校和三和四美等地块规划建设。”

“制定全市旅游度假区发展总体规划,推动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先进位,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城市。

“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扬州,拥有盐运文化、“诗渡”文化、水工文化等众多特色地域文化,流传着“春江潮水连海平”“京口瓜洲一水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名句,在大运河和长江沿线城市中拥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和魅力。把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进一步推动“古运河重生”,是扬州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近日江苏省两会召开期间,市委主要领导在扬州团分组讨论时指出,要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一批文化遗产保护示范样板、传世文化工程和文艺精品,统筹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更好彰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特色。

不久前召开的扬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若干举措。接下来,扬州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江河为媒,以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运河故事,让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北护城河上的红桥。

城区段亮点

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

北护城河东起古运河,西至西园曲水,沿岸有天宁寺、御马头、冶春、史公祠、红园、卷石洞天等人文景点。明清时,北护城河两岸是古城风貌的代表,素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美誉。北护城河沿线以文汇阁等为核心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让“沉睡”文物活起来,力求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阅读休闲、旅游观光、会展服务、美食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新高地。目前沿线的红园、文汇阁、冶春园等不少项目已改造完成。

大运河“十里外滩”

“十里外滩”项目北起古运河,南至七里河,东至京杭路,西至运河快速路,规划面积约6.6平方公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大运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景观绿化提升、水系综合整治等。项目设计充分考虑景观性、开放性、亲水性、娱乐性、经济性、艺术性、文化性、品牌性,将打造高品质运河沿线旅游、休闲、商业新地标。

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

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

公园位于邗江区竹西街道,西起史可法路,东至吴王夫差广场,北临邗沟路,南依古邗沟,占地面积4.05万平方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运河第一锹,从此开启了一条河、一座城的千年叙事。公园在规划设计中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讲述了中国大运河最早开挖段的历史。公园兼具休闲娱乐和生态文化,目前已建成开放。

扬州明清古城

扬州明清历史城区面积为5.09平方公里,是国内少数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东南沿海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城区之一,其保留完整的风貌区达1.47平方公里,包括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皮市街)、南河下四大历史文化街区。

深宅高第、烟火市声……扬州明清古城如一幅“双面绣”:一面是保护与传承,一面是活化与更新。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生动样本。

瓜洲

瓜洲是江河造就的千年诗渡。该镇以“江河交汇”为主题定位,正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瓜洲项目区建设,布局“三区一廊”(即“千年古渡文化展示区”“鉴真东渡文化展示区”“长江诗渡文化展示区”和“千年运口人文长廊”),深度解读“瓜洲古渡”文化内涵,综合利用古渡古镇保护、文化发掘展示、数字再现等手段,彰显“瓜洲古渡”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魅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古渡文化典范篇章。

湾头

湾头古称茱萸湾,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运河古镇,“中国大运河——里运河”的世界遗产标志竖立在此。近年来,湾头致力打造中国玉器特色小镇,玉器产业兴旺发达,“中国玉雕之乡”已经成为湾头的一张闪亮名片。随着中国玉器博物馆、老码头工业遗址产业园、湾头玉文化创意园等一批项目落地,以运河历史为基础,以玉器产业为特色,以文旅产业为内核,湾头将再造“上扬州,拢湾头”的繁华。

邵伯

邵伯古称甘棠,已有1600多年历史,因东晋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借运河之利,邵伯曾是南北水路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淮扬运河江都段,流经邵伯古镇的有16.8公里,至今还起着交通运输的作用,被称之为“活着的运河”。邵伯运河明清运河故道,北起邵伯节制闸,南至南塘,长约2000米,宽约30米。它前身是邗沟的一部分,目前河道整体走向、河岸护堤以及码头依然存在。

扬州运河三湾。资料图片

运河三湾

三湾景区附近,扬州正统筹推进三湾大运河非遗文化园项目建设,为魅力运河增光添彩。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附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项目东至大学南路,南至规划用地边界,西至大运河博物馆用地边界,北至开发东路,工程总建筑面积153235平方米,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四层,计划2024年年底竣工。未来将与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一期、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三湾公园等融为一体,成为扬州古运河沿线的文旅新地标。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