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学生脊柱健康普筛中,一名医生为学生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杭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医师李小梅也接诊过很多脊柱侧弯的儿童。“这几年越来越多,且逐步低龄化——以前是初中生居多,现在早发性、特发性脊柱侧弯增多。”李小梅说,有些侧弯已经很严重的小患者会感到自卑,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州分院(徐州新健康医院)副院长、脊柱侧弯康复中心主任范治刚介绍,根据门诊统计,近五年来10至15岁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剧增,一些患者不仅出现高低肩、驼背、弓腰等体态问题,而且常常伴随头痛、心慌、胸闷。
专家介绍,脊柱侧弯常在青春期快速加重,可能造成体态严重畸形,甚至挤压心肺,致肺活量、运动能力及体质下降,同时还是视力下降的“隐形助攻手”。
脊柱侧弯为何多发?
为何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呈多发态势?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脊柱侧弯多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现在的孩子平时缺乏运动,肌肉、韧带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下降。户外运动少,导致阳光照射减少,影响维生素D合成,不利于骨骼正常生长。另外,不良的姿势,如坐姿不端、头部不正、跷二郎腿等也会使脊柱不对称受力;某些兴趣爱好,如舞蹈、吹笛等,可能导致脊柱过度拉伸、经常扭转。
“筛查中女生发病数远多于男生,我们判断首先是女生的肌肉条件一般弱于男生,男生比较喜欢户外运动,有利于脊柱肌肉稳定;而女生学跳舞的比较多,部分舞蹈动作过度拉伸可能对脊柱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有研究表明,雌激素也是脊柱侧弯的诱发因素之一。”何晓丹说。
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国家卫生健康部门2021年发布《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以指导规范、科学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及防控工作。指南提出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创建科学规范的干预与矫正技术等。
据了解,北京、深圳等地已加大对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力度,普及脊柱侧弯防控知识,降低脊柱侧弯发病率。石家庄市今年129万余名在校中小学生已完成脊柱侧弯筛查。不久前,天津市教委启动学生脊柱侧弯筛查试点工作,委托天津医院对滨海新区、和平区等10个区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
但记者调研发现,各地脊柱侧弯筛查落实情况参差不齐。中部省份一名学生家长廖华(化名)表示,学校发放的体检单上显示,体检项目主要包括检查视力、口腔、身高体重、发育状况等,并没有脊柱方面的检查。
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杜红根说,大规模脊柱侧弯普筛,往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护士承担任务;给学生做相关体检的,大多并非骨科或者脊柱专科的医生,筛查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漏判和误判。
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搭建预防体系
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及各类社会机构对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2022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测试指标与方法》,将脊柱侧弯作为反映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的测试指标之一。
据了解,北京市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监测技术要求》已将脊柱侧弯纳入中小学生健康监测;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已被列入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民生工程,并纳入健康河北考核体系;杭州市上城区启动青少年“正脊工程”,在中小学的课间操里加入了一项新内容——“正脊操”,并配置了可调节的课桌椅……
专家呼吁,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眼下的重点是“防”,提升脊柱侧弯筛查水平,早筛查、早发现、早预防。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进一步行动,来共同搭建预防体系。
杭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医师李小梅在为小患者做捏脊按摩。(受访者供图)
一些地方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文志建议,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捕捉检测学生动态图像,通过运动姿势筛查可能存在的脊柱侧弯人群。
业内专家认为,青少年预防脊柱侧弯,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坐姿,尽量保持背部挺直;避免久坐久站,减少脊柱压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游泳、慢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学生的课桌椅换成高度可调节的课桌椅,利于学生保持正确坐姿。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脊柱侧弯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治疗矫正。刘海鹰等专家介绍,脊柱侧弯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理疗、中医正骨、形体治疗、支具治疗等都属于非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可根据脊柱侧弯的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手术方案,进行个性化管理。(记者黄筱、屈彦、刘美子)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