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短命,不过32年。前几位皇帝基本都生活俭朴,尤其是开国皇帝陈霸先,家世寒微,出身小吏,称帝后,“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每餐不过几样小菜,所用器物也只是瓦器小盘,后宫之中,“衣无重彩,饰无金翠”,但到了后主陈叔宝这儿,骄奢淫逸,后宫美女有上千之多。他为宠幸的贵妃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即便是隋军打到眼皮底下,他也要带着宠妃一起奔逃。
因为警示意义太大,隋唐以后,胭脂井反而成为一个有名的景点。后世文人来南京,没有不去观览凭吊的,故此,写胭脂井的诗数不胜数,范成大、萨都剌都写过,但其中像陈孚这般尖刻的却也不多。“万里山河天不管,只留一井属君王。”万里山河在荒于酒色的陈叔宝眼里什么也不是,最终江山尽失,属于他的,只有这口印记着他骂名的胭脂井。
胭脂井在何处?按史料,它应在景阳宫内,今大行宫一带,但后人不知,明代江西人帅机送人宿清凉寺,说世传胭脂井在那里;清代关中学者王宏认为,胭脂井在法宝寺。法宝寺,宋时寺庙名,有人认为是鸡鸣寺前身。更多的人错认台城在鸡鸣寺一带,故胭脂井在鸡笼山。还有人在鸡笼山东侧的一口水井旁立一块“古胭脂井”石碑,“文革”期间,井填碑毁。现在鸡鸣寺内的“胭脂井”为易地修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