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飞医生介绍,按照手术计划,他们采用了拆“东墙”(左踇趾)补“西墙”(左拇指)的方案,但是从脚到手所需复合组织的的大小、面积需要精确设计,孩子年龄小、血管细意味着手术、麻醉均具有较大的风险,这无疑是一次挑战。术前经麻醉科协同会诊,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从术前-术中-术后设定方案以降低患儿的机体应激、促进机体康复。医生们术前对皮瓣进行仿3D打印的设计,测算准备切割的面积后在脚上画图,本着“缺多少补多少”的想法,从大脚趾末节连着骨头、趾甲、软组织、神经、血管一起切下移植到拇指上。经过近4个小时的手术,一个崭新的大拇指出现了。
据悉,手指再造是显微外科常规开展的手术,虽然一般的医院也能开展,但是要做到“全形再造”是需要术前精密的手术设计、精湛的显微缝合技术、围手术期专业护理团队的配合才能实现。从临床案例来看,手指再造患者一般为成年人,像这样5岁的孩子比较少。一方面孩子血管细、分离及缝合困难、手术麻醉风险大;另一方面孩子越小配合程度越低,临床护理困难,术后容易出现坏死。所以要一次性完成儿童手指再造避免二次整形,这对医护人员是一个比较高的挑战。
印飞医师说,学龄前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性,在出现手部组织缺损或畸形后,有可能受到同龄儿童的嘲笑、排斥、孤立,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可能因受伤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因此宜早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手术治疗。(季娜娜)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