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8:30,她要驾驶客车,从小红山客运站出发,开往淮安的金湖县。她常开的线路是南京到射阳,一天往返两趟,要跑大约500公里。和过去20年一样,今年的除夕她依然在“方向盘上”过。“过年对别人来说回家团聚,对我来说,是为大家服务的,能把一车车的乘客安全送回家,我觉得很幸福!”
成为一名驾驶员是从小就有的梦想
李龙艳19岁入行,今年已经是她从业的第25年了。李龙艳告诉记者,长客有400多名驾驶员,其中有3名女性,自己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因为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李龙艳的老家在扬州江都的邵伯镇,小时候在油田里玩,总能看见有一名女司机开着厂班车,接驳往返的工人上下班。她飒爽的身姿深深刻在了李龙艳的脑海里,从此成为一名驾驶员的梦想,在心底生发。
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于是从学校毕业后,李龙艳就进入驾校学习,在1998年2月拿到了驾照。在江都的汽车客运站工作两年后,在2000年来到了南京,成为小红山客运站里为数不多的女性长途客车驾驶员。
来到南京时,李龙艳才21岁,有人看到这么年轻的小姑娘开长途客车,总会表现出一副不放心的样子。面对不看好,李龙艳也没有争辩,“还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是最有效的”。于是,乘客反映做的不好的地方,她就跟着经验老道的驾驶师傅后面学,乘客路途遇到问题,她就尽心尽力去协调帮助。最终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也收获25年从业无投诉,安全驾驶的成绩,于2015年被评为南京市劳模的称号。
去年,李龙艳还参加了机场旅客的转运工作,航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有一次他们凌晨三四点就到达机场,结果遇上飞机晚点,一直等到夜里12点才接上到达的旅客。那时候封闭管理,一去就要在外待上一个月,家里正在上高三的小孩也很少能顾上。“好在小孩从小就非常懂事独立,也特别理解支持我。”李龙艳笑着说,“我是党员,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要先上前冲嘛!”
边开车边留意乘客动态,长途客运司机都是“全能选手”
这些年,李龙艳的驾驶地图囊括了江都、仪征、靖江、海安、金湖等,现在她常开的路线是南京到射阳。顺利的话,一般经历大约4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然后休息不到半小时,她就要拉上另一拨旅客返程。一天要往返两趟,奔波快500公里。如果遇上堵车或者雨雪天气,李龙艳单边最长开过8个小时,下午四点发车,回到南京家中,已是凌晨。“一个月里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因此客车也早已成为她的另外一个家。
在这些长途旅程中,身为驾驶员的李龙艳,除了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行车安全,也要及时关注旅客动态,协调他们的矛盾,满足合理的需求。还记得有一次遇上一个刚聚餐完喝多了的乘客,还自己在车上弄掉了手机,其间一直在车内跑前跑后。“那真是和他‘斗智斗勇’,一边在言语上‘哄’着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委托其他乘客帮忙,好在最后帮他找回了手机,也把一车旅客平安送到站。”李龙艳感慨,这么多年难免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但从乘客那里收获的更多是暖意。“他们觉得我开车辛苦,每当到高速服务区时,总有热心的乘客给我买水,也有递上橘子和小零食,想给我解解乏。”
“很多人都觉得我每天要开那么长时间的大客车太辛苦了,但其实我是很享受的,因为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每天看着沿途的风光,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还让自己在异乡立足扎根,在精神上我特别满足!”
不过随着高铁的迅猛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长途客运的乘客数量正在减少,李龙艳估算了一下,过往一车至少都有40名乘客,现在一般往返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人。临近除夕,车上乘客又多了一些。这些天直到大年初一,和过去20年一样,李龙艳会一如既往坚守在岗位上,“现在能看到车里乘客坐得满满的,并且看到他们对我很信任,能一路安心‘睡到目的地’,我就感到很幸福!”
视频摄制:陈金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