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携手,才完成这个八宝大粽。
这只长长粗粗又略带偏的粽子,是普通枕形粽的“放大版”,足足有6斤重。今年66岁的王锡金是无锡市普明慈善基金会义工中公认的包粽能手,小学6年级时就跟大人学会了包三角粽,后来又学会包小脚粽、线板粽、枕头粽等花式粽子。她说,包这么大的大粽子要有三个人分工合作,粽叶必须挑选宽大肥实的太湖野生粽叶,开水烫烫后变软韧了,才好包。包的时候,先要把捆扎的线一条条铺好,再把鲜粽叶一叶叶直长着叠铺在线上,用手压实后两端分别向中间折,将粽叶折成长长的枕状,放入糯米、赤豆、莲子、芝麻、莲子、香菇等馅心,且六只手需同时卷裹粽叶,再由两人托两头,拿事先铺在最底层的绳子捆绑扎紧,必要时在捆扎中添粽叶防开裂,这样才能成功。
当日,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民丰一社区在民丰家园二区310号举办的一场主题为“端午 爱国的节日”的公益活动,现场,10位公益人士共剪5只一字排开的大粽子,开启创建五社联动为民服务新阵地。“除了赠送500只粽子外,还做了寓意五社联动的5只大粽子,另有一只用于给大家品尝的6斤重的八宝粽子。”无锡市普明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范贺如说,这次活动给了基金会尝试楔入“五社联动”的社区的机会。未来,会积极与“爱飞翔公益”等社会组织互动互助,为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做出应尽贡献。
李丁豪扮演“屈原”让观众眼前一亮
“现在,让我们打开历史之门,揭开本次活动总策划许伟文先生为我们邀请的一位特殊客人,请大家随我邀请手势方向,用注目礼期待!”76岁的李丁豪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形象,吟诵着屈原在《楚辞 离骚》中追求理想的片段慢步入场,其扮相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与书本上描述的屈原特征和画家笔下的屈原太像了……”无锡市热处理协会党支部委员、协会秘书长沈小军端着照相机冲上去,记录眼前这位一手抚剑,飘然而至的“屈原”。
社区负责人慰问老人
端午节也是中国古代的“卫生防疫日”,民间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无锡市民一社区王志毅书记受访时表示,“五社联动”启动后将为居民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方面的服务,争取在动员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