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中,孩子们大胆发挥了创新精神,对名画欣赏和理解的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使得画面的造型、构图富有美感,又能体现出独特的创意,每幅画面都形式新颖,构图饱满,疏密有致,节奏舒适,充满了装饰感。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则是用妆扮演绎的方式,模仿世界名画,诞生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模仿秀作品。詹老师表示,孩子们的模仿秀作品让她印象深刻,无论是造型装扮、色彩搭配,还是神态模仿都让她出乎意外,没有想到孩子们可以完成的那么好。
自行制作各种道具让经典作品重现
来自四年级四班的李想同学,挑选的是一幅来自康斯坦丁拉莫洛夫的油画,画面上绘画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手捧鲜花,展现着同花朵一样的明艳的生命力。李想告诉记者,她第一眼看到这幅名画的时候就很喜欢,自己觉得画中的女孩很美丽,女孩不仅手捧鲜花,发间也插有花朵。李想猜测女孩可能是一位卖花少女,她怀中捧着大把小雏菊是她将要售卖的鲜花。
在装扮的过程中,李想用到的材料非常简单,帽子是夏天用的草帽,衣服是妈妈的长款连衣裙,然后用颜色差不多的羽绒服作为裙摆,最后买来与画中相似的雏菊作为手捧花,抱在怀中,模仿着画中女孩的神情,一幅模仿秀作品就完成了。
“我的道具可不简单。”来自三年级八班的单启帆告诉记者,他模仿的作品是梵高自画像代表作之一《耳朵上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画像里的梵高耳朵被白色的布包裹着,嘴上还叼着一个深色烟斗。单启帆同学介绍,他用爸爸的围脖做成了帽子,用纸巾将耳朵包裹,绿色的军大衣穿在身上,可是烟斗却让他犯了难。家里并没人会使用烟斗,这要从哪里找一个烟斗呢?没想到,单启帆在吃饭的时候来了灵感。“我们用的这个汤勺,不就和烟斗的形状很像吗?”在妈妈的帮助下,单启帆将搓好的黑色橡皮泥,顺着形状粘在勺子的周围,一个纯手工制作的梵高同款烟斗就诞生了。在自制道具的配合下,单启帆顺利完成了拍摄。
为了完美复刻作品详细了解画作构图
据介绍,本次活动的评选是从画面的相似度、人物的动态、眼神等方面来进行评比。在特等奖的作品中,一个抱着银鼠的女孩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照片中的女孩微微抬着下巴,气质优雅。三年级三班的吴适汐说:“我模仿的画作是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吴同学介绍,老师刚布置活动的时候,她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她发现别的同学画过相关画作,回去了解了画作的详细情况后,她发现素材能够很容易找到,而且画中女孩的脸型和自己很像,于是选择了这个画作进行模仿。
为了完美复刻作品,吴适汐同学了解了这幅画作的构图布局。这幅来自达芬奇的作品,运用了黑色的背景,不仅让画面显得干净整洁,也使观赏者的目光能够集中在画中人物身上。画中的少女好像是一位贵族女子,她微微抬起的下颚,彰显出她高贵的身份,眼神淡淡扫过周围的环境,烘托出她优雅的气质。了解到这些细节后,吴适汐运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她完全将自己带入了贵族少女的身份里,拍摄出这张形神俱佳的作品。
邀请父母参与其中共同模仿名画
詹老师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不仅学生积极参加,在家长中的反响也特别好,家长们不仅参加帮助孩子挑选模仿的名画、制作道具,有的家长也参与模仿,成为名画中的一员。四年级七班沈杨同学介绍,她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挑选了本次模仿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用爸爸的黑色衣服作为外袍穿在外面,可是在拍摄期间一直感觉表情不太对。于是,她和父母一起去了解了这幅画的背后故事。原来,这幅画创作的时候,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一直处于悲痛之中。达芬奇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请来了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一切办法使蒙娜丽莎高兴起来,才有了画面上的微笑。“了解到这幅画的背景后,我仿佛也被一股淡淡的悲伤情绪笼罩。”沈同学说,“我尽最大努力把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原,才有了这次成功的模仿。”
学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世界名画的魅力,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学习模式,让孩子们自发的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名画,进行模仿学习。在模仿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也给了家长和孩子们一次互动的机会。实习生 陆胤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苏云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