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在王江泾镇,领略运河水乡魅力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通南北,贯古今,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之河。2021年12月8日,“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红船行”走进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在运河湾湿地公园、古塘村感受运河水乡文化,见证王江泾全域旅游的繁荣。

王江泾镇因大运河而兴,境内湖荡遍地,千年不息的运河水如汩汩流淌的大动脉,联结着历史和未来。今年以来,王江泾镇全域旅游持续发力,文旅融合持续升温,王江泾运河古镇发展经典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地处南太湖带的运河湾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96.48公顷,各类湿地面积685.81公顷,湿地率达98.48%,是南太湖杭嘉湖平原、长三角地区典型的“河流—湖荡”复合型湿地。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行走于运河湾湿地公园,总编们、记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横卧在运河之上的长虹桥,纷纷拍照记录下这座壮美古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长虹桥是镌刻于当地人心中的文化地标,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它厚重的身躯见证着传统和现代文明更迭。 400多年来,这座全长72.8米的三孔石拱桥,雄踞两岸,成为浙江北大门的“守门者”。2006年长虹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随后,采风一行来到王江泾镇古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水乡建筑,一条条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让众人如沐春风。七彩古塘以建设江南灶画小村为目标,从生态保护、产业培育、文化传承、设施完善、空间优化、环境提升六方面把古塘建设成以乡村旅游为产业导向,集村民安居乐业、市民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景区村庄,打造集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旅游带,重点突出灶画旅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信智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