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现场致辞
本次活动由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办,以“共建共享——社区与世界遗产的协同发展”为主题,着重展现盐城黄海湿地遗产的独特魅力和盐城在“后申遗”时代遗产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务实实践。
两年来,盐城持续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动黄海湿地成为“共建共享、永续利用”的和谐遗产地,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盐城智慧”、提供更多“盐城经验”。
位处遗产地东台条子泥内的弶港镇巴斗村,东临黄海,西接国家级黄海森林公园,自申遗成功以来,巴斗村人不仅端上了“生态碗” ,更是吃上了“绿色饭”,2021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在推进生态文化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方面有了卓越的工作成效,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的典范。
现场签约
活动现场,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陈娟老师介绍了黄海湿地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研究情况。黄海湿地研究院吴浩瀚老师以巴斗村为例,从多方面深刻阐释了遗产地和社区之间相互促进、互赢共生的关系。同时,巴斗村书记叶勇作为社区代表就巴斗村申遗前后变化的对比和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上海交大赵念友同学作为大学生代表上台讲话
主题活动中,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其江、团市委副书记张阳光、弶港镇党委书记吴春龙共同为弶港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实践基地将有效利用黄海湿地这一优质载体,帮助支持广大青年学子开展各类研学实践和志愿服务。
弶港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活动现场,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还发布了“遗产地研学游”活动;市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巴斗渔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遗产地研学游驿站”称号;同时,启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中国第二批试点项目,并授予巴斗村“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实践基地”称号。
现场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
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图片展,并切身走进遗产地,实地考察巴斗村。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浪尖,盐城黄海实湿地愈加熠熠生辉,带给全世界无限的憧憬和期待。盐城将更加坚定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发展之路,始终让黄海湿地以最美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让“地球之肾”永远造福人类。通讯员 杜进进 戴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校对 苏云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