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石榴新村更新:距新街口1公里的城中村改造,这样让原住民留下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秦淮区石榴新村的城市更新(安全消险)项目是南京市的首个试点。该项目不同于传统的拆迁征收,而是走出一条“以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的新路径。

位于王府大街东侧的石榴新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居民自行搭建的非成套住房。60多年来,片区私搭乱建严重,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危旧房片区。石榴新村新街口孙中山像的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388户、1500多名居民虽然家在城市“中心中的中心”,但生活的环境却是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的棚户区。

项目责任单位越城集团白下房产经营公司副经理李壹飞告诉记者,由于片区内产权不明晰、权证缺失,居民期盼改造的意愿强、诉求多。过去的十几年里,曾有两次进场拆迁谈判均未有结果。“如果采取传统征收模式,不仅资金缺口巨大,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石榴新村原先是一片市中心的“城中村”

因此,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南京市及秦淮区探索采取以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的更新方式。这一新路径首先有“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政策支持。李壹飞介绍,以“外部满足条件、内部适当突破”为原则,适度把握土地、规划政策,放宽内部控制限制,同时整合周边土地出让,为片区更新改造创造最优政策条件。明确以现有房屋使用面积作为套型选择依据,确保居民回迁后实际居住面积不缩水。

石榴新村新貌(项目效果图)

同时,在资金投入上采取“政府‘出大头’、居民适度承担”模式。项目更新改造费用按建筑成本价核算,依照《南京市城市危险房屋消险治理专项工作方案(2019-2021)宁政复(2019)101号》的规定,由政府和居民按比例共担,其中市区政府承担60%、居民个人承担40%。经鉴定为C、D级险房的,政府给予搬家、过渡、签约奖励等多项补贴补助。同时,配套建设和运营一批商业设施,并将部分特别国债用于项目更新改造,满足了项目的资金需求。

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居民全程参与的共商共建机制。“建立居民议事代表组织,让居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设计改造全过程,让协商议事更接地气。现场工作人员平均每天沟通交流50户次,最多一户沟通交流达120轮次;现场召开消改委员会26次,居民议事会58轮。”李壹飞说。

多达58轮的居民议事会确保让民意落实在项目实施中

6月3日上午,秦淮区石榴新村的城市更新(安全消险)项目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年底前石榴新村居民们的“新家”将建成。“3月31日所有居民完成签约交房,97户选择异地置换,预计今天7、8月就能拿房,剩下的200多户居民在项目建成后回迁。”李壹飞说。

通讯员 孙乐 聂珍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