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七夕“表白”地铁列车让“低头族”抬头 市民忍不住发朋友圈:太美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0年8月25日,一列满载“告白”的地铁列车在南京四号线上驶出,整列车六节车厢内被营造成一个浪漫空间,酷酷的紫色和温馨的粉色在车厢内交融成充满爱意的纽带。列车带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卡通形象,通过二人对话说出了对城市发展、美食美景的爱意。

这列地铁由杭州巴士传媒集团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合作设计,100句“表白”主题中有不少紫牛新闻对用户的“宠爱”,还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融入城市发展“四新”行动的宣传。

列车让“低头族”抬头   情侣贡献自己的表白

如今不少人乘坐地铁,上车就会掏出手机成为“低头族”,不过昨日记者跟随这趟列车发现,不少市民上车掏出手机第一件事是抬头拍摄车窗、天花板上的字句。

“太梦幻了,这个真是节日惊喜,一上来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市民苏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天乘车去鸡鸣寺上班,没想到一上车就被车厢内的颜值震撼到,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拍照,发给小伙伴欣赏。车厢内,陈小姐不仅频频自拍,还来回走了一圈,拍下自己喜欢的“告白”,“我最喜欢的那句是:最美的秋天就是拥有美龄宫的秋天。”她坦言自己去美龄宫游玩时,对浪漫的航拍印象最为深刻。

记者在车上也采访了不少情侣,其中一对学生情侣告诉记者,由于生活在地铁沿线,列车也记载了不少他们的回忆。“今天是出门办事,准备下午和晚上找地方浪漫一下。我们平时也会说一些表白,不过不是这种文艺的,都是那些比较搞笑的。”女生告诉记者。

列车行驶到最东段时,从地下穿梭到地面,当阳光洒进车厢时,车厢里的色彩顿时更加明艳起来,这一变化也让一些乘客发出不由自主的赞叹声。

老人上车就给外孙“科普” 小姑娘熟背“乞巧”典故

“那个是说美龄宫,这里写的是你爱吃的梅花糕,还有盐水鸭,这些都是南京的特产。”列车上,一位外婆指着车厢内的“告白”话语讲给外孙小文听。小文今年四岁,即将上幼儿园大班,对于外婆说的颇感兴趣,想四处找找自己最喜欢去的红山动物园。“今天带孩子去按摩,我们坐到金马路站下,可惜路程太短,没能多教他一些。”小文外婆告诉记者,进入到车厢后她就注意到了和往常的不同,觉得车厢很漂亮,对话也很优美,所以挑了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说给他听。

车上一位小姑娘刚刚结束给老师视频“打卡”背诵古诗,当记者问到当天是什么节日时,疑惑的她看了看地上的桂花花瓣,害羞地问是不是中秋节?记者提示是农历七月的节日时,她恍然大悟说道:“我知道了,是七夕节,牛郎织女的节日。”随后她来了刻苦劲,开始字正腔圆地讲起相关传说和“乞巧”的典故。

老年人也要发朋友圈   地铁让鼓楼变成家门口的公园

“今天的四号线不一样,这个肯定是昨晚才弄好的!”在仙林湖站,一位老先生指着车内装扮和太太议论,两人是从仙林湖站坐车去鼓楼的。“我们基本上天天去,去鼓楼锻炼身体啊,逛一逛。”老先生告诉记者,“有了地铁四号线,鼓楼就和家门口的公园一样方便去。”随后他还非常有兴趣地询问,是不是四号线每一列列车都装扮成了这样。

太太骆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对四号线太熟悉了,出行基本都靠地铁。“我知道是七夕,也是网上看来的,没想到在这个节日里你们把地铁车厢装扮得这么漂亮。”两人指着地上的“表白”对话准备仔细看一番,骆女士还拍了不少照片准备发朋友圈。

常年乘坐地铁四号线通勤的林先生告诉记者,车厢内的装扮效果让他十分惊艳,很巧当天首发就坐到了这列地铁。“我是做广告行业的,平时也有留意一些关于地铁的创意,今年以来觉得四号线的公益宣传从创意到内容都挺让人耳目一新,很注重对南京的宣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把这些用年轻的方式表达出来,非常受用。”

网友:单身坐地铁都不被放过  求列车自编号

在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中,视频点击量达一百多万,几百条评论也引发热议。对于浪漫的“告白”列车,不少网友花式调侃:“单身的人坐地铁都不被放过。”“还好不坐四号线,遭受不了这种暴击。”“看看国家为了单身青年的努力”。有人表示场景太过于浪漫,想去助攻:“我去地铁门口卖花,欢迎大家来捧场。”也有不少乘坐四号线的市民,没赶上这趟列车,颇为惋惜。“正在四号线上的我一脸蒙”“昨天刚离开就搞这一出,好可惜。”还有几位相对专业的网友留言,求这列车自编号。“准备好,打开地图,去坐4号线地铁,为了这个,也要去坐一坐。”

在列车上,记者还遇到一位赵女士,正是紫牛新闻的用户。“我外公是扬子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年都要订,我自己小时候看得多,现在在手机上看方便,就下载了紫牛新闻。”上车后,车厢内的文字和漫画让赵女士看了半天,看到紫牛新闻的LOGO才反应过来,当着记者的面打开紫牛新闻APP发现开机画面正是地铁车厢的主题时,她连连表示:“太巧了,真的感觉你们就在身边,紧贴时节,紧贴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吴佳君 刘浏 拍摄 戎毅晔

校对 苏云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