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将梦想具象化,他们说要好好珍藏起来!
问:您最初是怎么想到要用AI软件为孩子们制作职业梦想照的?
肖媛:其实这是我们班元旦迎新活动的一部分。新年是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时刻,我想在辞旧迎新的关键节点,给孩子们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9岁的孩子对于职业的认知还比较模糊,职业在他们脑海中可能就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利用AI技术为他们制作职业梦想照,能够将他们的梦想具象化,能够让他们提前看到自己身穿梦想职业的服装,身处相应工作场景的模样。
肖媛老师
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照片时的反映,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肖媛:孩子们看到照片都非常地激动,非常惊喜和意外。拿到照片之后,一些比较害羞的孩子脸一下子就红了,但又忍不住偷偷的看了几眼;那些比较外向的孩子,拿到照片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一看,然后回到座位上就拉着旁边同学的胳膊,和对方分享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把这个照片收进书包,都是拿在手里面。当时我带他们放学出去的时候,他们看到家长立马就冲过去,把照片展示给家长看。回家后,有的孩子让家长多复印几份出来,贴在客厅、床头、书桌一些显眼的位置;有些孩子让妈妈发到家族群里跟其他亲戚一起分享;还有一些孩子觉得这个照片特别珍贵,就收进相册,还有用相框装裱起来的。
有趣的是,过了几天有一位其他老师在网上看到消息,到班上问有没有同学带着照片,能不能给他看一下?结果班上有好几个孩子回答说,这么珍贵的照片怎么能带来,如果弄丢了可怎么办?可要好好的珍藏起来!
照片存在一些BUG,教学如引入AI要注意把控细节
问:这些职业梦想照制作复杂吗,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肖媛:我们班一共是有44名学生,每个人都收到了AI制作的未来职业梦想照。我先在班上收集了大家的梦想,因为我每年在学期末都会给他们每人拍一张照片,于是将这些照片上传AI软件,然后根据他们交上来的小纸条中的内容,输入相应的描述,就生成了他们长大后从事相关职业的样子。
问:这些照片广受网友好评,您有没有有考虑接下来用AI再做些什么?
肖媛: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会使用一些新技术,但还很少用与AI有关的。以后会利用相关技术做一些尝试,比如像在课件里面加入音频、视频那样,使课堂呈现更加立体。
说回这次使用AI制作职业梦想照,因为事先不知道在网络上会有这么多人关注,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把握得并不是很到位。我也看到大家提出一些问题,有人说这组照片中有的地方并不太符合常理。比如AI照片里面有消防员跟火灾现场合影,但真的消防员不会这么做;还有航天员在太空中没有佩戴头盔;此外还有医生、老师是披着头发的,看起来不是非常专业。
正是因为事先没有预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所以在制作的时候,我没有反复调整要求,导致生成的照片并不是特别的完美。这也提醒我们,以后如果在教学中引入AI技术,一定要更加注意对细节的把控。
让AI技术真正造福于人,而不是引来更多麻烦
问:最近发生一些AI照片负面事件,如有网民将“小男孩被埋图”与地震信息进行关联拼凑,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肖媛:看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对该行为反感,我觉得利用AI图片制造地震相关的虚假信息,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同时这也涉嫌违法。这样做会伤害受灾群众和家属的情感,而且我觉得当事人的出发点就是想要博取眼球,然后可能为了赚钱。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干扰救援,扰乱社会秩序。
问:您觉得人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
肖媛:我看到评论区很多网友说,“还好,这个班没有一个孩子说想要当网红的”。我想,如果小学生说长大要当网红,确实会引发争议,可能AI技术本身也是一样。我觉得这个技术本身或者说任何职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职业,它是一个中性化的东西,重点在于你怎么去利用它。
现在一些AI生成的照片已经非常逼真,因此大家不要轻信,并学会一定的辨别方法,不要上当受骗。作为研发AI技术的企业,我觉得在研发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同时还要研发一些防止滥用的技术。随着AI技术越来越发达,国家层面也应完善相应的法规,加强监管,让AI技术真正的造福于人,而不是引来更多的麻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视频剪辑:周嘉楠
校对 王菲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