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玉向记者回忆,10年前,三香社区有一条“小小舞龙队”,随着小学员们陆续毕业,当初的舞龙队便解散了。于是,她主动为社区和幼儿园牵线搭桥,提出了重建“小小舞龙队”的想法。三香社区党委书记范韫珏认为需要有年轻的血液加入舞龙队伍,才能让这项民间艺术绵延不断。“我和陈阿姨都知道曾经有一条‘小龙’,陈阿姨来找我的时候,我俩的想法一拍即合,趁着龙年,就开始重建‘小小舞龙队’。”
除了舞龙,打莲湘也是“小小舞龙队”的特色活动。每周三,小朋友们轮流学习舞龙和打莲湘。课堂上,小朋友们手里拿着用铜钱装饰过的莲湘花棍,在陈惠玉奶奶的口令下,上下左右不停舞动,并敲击四肢、肩、背等部位,让棍上的铜钱发出清脆的响声。小朋友们紧盯着陈奶奶的动作,听着悦耳的铜钱声,脸上都笑意盈盈。
幼儿园老师朱丹告诉记者,之前一直没有机会让小朋友接触更多中国文化的体验,这次社区给幼儿园提供了像陈惠玉奶奶这样民间艺人的帮助,能够重建“小小舞龙队”,作为老师都非常高兴,因为可以让小朋友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小朋友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发现舞龙队员基本上是男生,我自己也很喜欢运动,就想尝试一下,突破自我。”陈惠玉向记者介绍,2013年看了一次舞龙表演觉得很有意思,退休后,陈惠玉开始接触舞龙,并喜欢上了这项民间习俗。她发动舞蹈队的成员组建了“三香女子舞龙队”。最初,舞龙队只有5名成员,陈惠玉和队员们自费到上海请老师教授舞龙。现如今,队伍发展到35名成员,大多是已退休的社区居民。每逢节假日,舞龙队经常外出表演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教小朋友与教大人相比有很大不同。教小朋友的时候,每个动作都要慢慢讲解,让每个人都学会了才能教下一个动作。孩子们对舞龙很感兴趣,悟性也很高,跟他们一起舞龙,我特别开心。”陈惠玉表示,薪火相传,希望能为舞龙技艺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实习生 谢宁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