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天目湖校区很美,我建模给你看!”00后南航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打造“云上校园”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这几天,一段名为“像素湖区,云上启航”的短视频在南航师生的朋友圈刷屏了。视频里,南航计算机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锴和小伙伴们一道,通过3D建模的方式,将学校天目湖校区全貌在虚拟世界里完整展现,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我们想通过这个活动,让2022级新生更快地了解未来学习生活的校区,已经毕业的校友也可以借此机会云游母校!”王锴说。

“天目湖校区很美,我建模给你看”

“同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究竟是什么样子呀?”“嗯,很美……要不我建模给你看吧!”王锴说,创作这个作品的最初想法是想要更好地展示校园风貌。疫情防控时期,校园并不对外开放。虽然网络上可以检索到平面地图和各种景观图片,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想在虚拟世界中复刻校园,通过3D建模技术让访客们有身临其境的观感。

这一有趣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学院内十余名小伙伴的响应,陆续又有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进来。人多了,信心也足了。正式建模之前,成员们利用网络搜集了包括天目湖校区平面设计图、鸟瞰效果图等在内的大量影像资料,并实地对校园景观进行取材。为了做到一比一线上还原,他们联系航拍社,在校园中通过多角度航拍进一步丰富建模素材。

由于团队成员大多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建模任务对他们来说并不轻松。王锴表示,这段时间他和小伙伴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建模。期间也出现了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大家相互讨论和鼓励,在逐一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建模任务。王锴说,“团队内部有过很多次的讨论和修改,最终才确定了使用的模组、材质、光影等,我记得特别清楚,关于使用哪一种模组,我们很是激烈地争论了一番”。

建模过程中,他们重新发现了校园的美

创作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团队成员王苏扬说,不知不觉已经在天目湖校区度过了一年的大学时光,以前也曾抱怨过校区太小,建筑物不够多,通过这次实践仔细去了解几乎天天经过的教学楼,才真是明白了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我负责的牧星楼部分为例,建筑以灰白为主色再以橙色为点缀,色调现代化,结构也注重各类几何图形的组合,避免单调对称,相信在很多年后,牧星楼的建筑风格也不会过时。学弟学妹们不妨多静下心,去了解校园的一点一滴,去欣赏它的一角一落,处处皆有惊喜。”

从宿舍内部装饰细节,到校园全貌,历时一个月,这群00后大学生用自己的所学所思,从零开始建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在炎热的夏天里,让“云游天目”变成了现实。漫步美丽的像素校园,逛一逛早有耳闻的“巡天楼”和“牧星楼”,去“西操场”和“东操场”体验“打卡”——

清晨、傍晚的运动场,一定会让你元气满满!即使雨水也无法浇灭对运动的热爱,风雨操场为你遮风挡雨。

所谓吃在南航,南航让你留恋的,一定少不了美味实惠的学校餐厅。

到哪去找比天目湖校区还要舒适的住宿条件呢?科技感又兼具小家情怀,新同学,快来拎包入住!

成果“像素湖区”上线后,王锴将访问攻略发布在新生群的同时,也将“云游”视频同步上传B站。一时间,评论区“炸”出了许多的准南航学子和南航校友,没想到在游戏中能如此生动地参观校园,更有在校生直呼“这还原度也太高了”。

片尾还有一份校庆祝福。“今年是南航建校70周年,我们想用这份惊喜作献礼!欢迎NUAAers将自己对学校的热爱寄托在这片云端漫游之所。”

“这次实践只是一个开始。”王锴表示,天目湖校区仍处在不断建设的阶段,将来会有更多的建筑拔地而起。“我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加入我们,一起复刻我们眼中的校园,用专业所学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高校魅力。”

通讯员   黄天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