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1点,小小昆曲讲解员们早早地走进苏州昆剧院,“经过3天的集中培训,哪位小讲解员想要尝试带领大家参观剧院呀?”杨寒老师话音刚落,来自吴江区实验小学城中校区五(2)班的“小小昆曲讲解员”崔雅妍率先举起手,为其他小讲解员们做起榜样。戴上麦克风、撇开解说词,崔雅妍带领众人来到昆剧院负一楼的大剧场。映入眼帘的一红一粉两件戏服是崔雅妍讲解的第一个点位,“这件没有水袖的衣服是古代丫鬟的服饰,因为丫鬟需要做洗衣等粗活,没有水袖会更加方便。反观,古代的大家闺秀经常待在自己的闺房,身着水袖会显得更加雅致。”
“大家知道这张照片中的演出和别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二楼展厅,崔雅妍指着墙上的照片提问。来自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一(4)班的“小小昆曲讲解员”袁艺梵举手回答道:“这个剧场的设计和中国的不一样。”“对!这个是在希腊雅典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看着孩子流利地讲解,家长们满眼欣喜,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与变化。
在杨寒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昆剧院的二楼厅堂,“下面请每位小讲解员上台,依次进行演说展示。”其中,多位小小讲解员都在讲解过程中搭配了自己设计的专属身段动作。来自苏州市宋庆龄国际幼儿园中(4)班的“小小昆曲讲解员”邱天添一只手按住门框,另一只手做拎裙子的动作跨步出门,一举一动十分形象。
现场,每一位小小昆曲讲解员都收到了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颁发的聘书。来自姑苏区敬文实验小学一(4)班的“小小昆曲讲解员”童潼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小小昆曲讲解员培训,加深了我对昆曲的认识和了解,我知道了昆曲的发展历程,也学会了一些昆曲的基础性身段,很期待以后正式给市民、游客做讲解!”
“三天虽然很短暂,但是孩子们已经可以流畅地讲出来了。希望他们从理解昆曲到喜欢上昆曲,在讲解的过程中感受昆曲独特的韵味,以‘小小昆曲讲解员‘的身份接棒昆曲。”杨寒说道。
统筹策划 薛马义
实习生 谢宁娜 刘丹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梅方滢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