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创新班学生100%理工专业任选、100%本硕博连读资格……这个“年轻”的学院,对学生超级慷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施大宁(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长空学院院长)

亲爱的同学们:

热忱欢迎大家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长空学院学习和生活。

2018年,南航为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四个回归”新要求,实体化建设长空学院,这既是响应时势的新要求,更是南航在人才培养的新担当。

作为全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和优秀生“精英化”培养的基地,学院秉承“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航空航天大类培养和“长空创新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内涵。航空航天大类实施“突出数理基础、突出自主学习、突出核心课程、突出工程实践”的“四突出”培养。“长空创新班”实行以“100%理工专业任选、100%本硕博连读资格、100%双导师个性化培养、100%国际化交流资助、100%全体系科研学术训练”的五个“百分百”的培养机制和“个性化、自主化、国际化、精英化”的“四化”培养模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全时间、全方位、全体系”服务学生的“准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坚持一流的环境怡悦学生、一流的资源面向学生、一流的教师融入学生、一流的管理服务学生、一流的文化熏陶学生、一流的品格塑造学生,汇聚全校优势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优秀”提供广阔舞台。

长空学院期待大家的到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96年开设的工科培优班。2011年,为系统性构建优秀生培养体系,学校成立“虚体实办”(即不独立设置专业、不单独招生,同时又是二级学院的模式)的长空学院,学员涵盖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而设置的12个“培优班”学生以及具有本硕连读培养资格的“长空计划”学生。2012年,长空学院在培优班的基础上构建了“校院两级、院际协同、师生从游”的优秀生培养体系。2018年11月,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校内综合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学校第十六届党委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实体化建设长空学院,以“长空创新班”的新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负责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4个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所组成的航空航天类的大类招生和大类试点培养。

在南航,“长空”是一份荣誉、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和追求。我校研制的国内第一款无人靶机命名为“长空一号”,教职工最高表彰荣誉是“长空奖章”,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为“长空学者”,校歌叫“志在长空牧群星”,校园里最具历史底蕴的路是“长空路”,长空学院则是南航精英化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院始终秉承“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的育人理念,坚持“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汇聚优势资源,深化院-院(处)协同育人,积极探索航空航天大类培养和“长空创新班”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内涵,不断推进优势大类与拔尖创新人才“双轨并进”的培养模式,打造独具长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专业介绍】

01航空航天类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采取“2+2”培养模式,即学生一二年级在长空学院进行“贯通式”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分流进入专业学院(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分专业培养。培养过程中以“新工科”人才目标为导向,实施以“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重实践”为特色的“横-纵-横”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为加强航空航天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每届从航空航天类新生中选拔30人左右组建航空航天类AI复合班,以强化基础、打通学科、拓展知识面、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具备系统深入的航空航天知识和交叉复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具备航空航天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质。

培养特色:实施“横(淡化专业概念,进行通识教育培养,提升学业发展支撑能力)-纵(强化专业特色,深化专业能力,培养工程能力、系统性思维)-横(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培养体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个由院士及国家级人才领衔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授业解惑,指引人生方向;教学科研平台一流,大类所覆盖的四个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发展前景可期,学生在国内外特色学科类竞赛中硕果累累,各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含升学/出国)100%。

0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空创新班

学院汇聚全校优势资源,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核心要素,突出数理基础、智能计算基础和多学科交叉知识,推行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智慧”三位一体的研究型教学。每届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选拔优秀学生组建长空创新班,采取四年一贯制培养,以“100%理工科专业任选、100%本硕博连读资格、100%双导师个性化培养、100%国际化交流资助、100%全体系科研学术训练”的五个“百分百”为思路,实行“个性化、自主化、国际化、精英化”的“四化”培养,试点“三小”教学(小学分“金课”、小班化教学、小组别研讨),鼓励“三跨”学习(跨学段选课、跨院校学习、跨学科发展),实施“通识(学科)基础课程、博雅荣誉课程、特色学科交叉课程、高阶工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大人文、大科学、大工程”荣誉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学校专门面向长空创新班优选部分学生试点8年一贯制本博贯通培养计划,实行师资选留特别支持政策。最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够使命担当、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领军人才。

【“文化”长空 】

学院以“长空”命名,凸显了我校航空为本、服务三航的办学特色。学院深挖“长空”育人内涵,设计提出“四商”(智商、情商、逆商、魂商)培养和“五力”(引领力、发展力、鉴赏力、适应力、判断力)协同的育人目标,坚持“六个一流”育人愿景,立足南航“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特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教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激发智慧的“四润”促进学生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的“四致”,凝练出四“有”(有情怀、有担当、有活力、有内涵)五“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实践、善于创新)的院风,形成了以“润&致”为核心的学院文化体系。

【“环境”长空】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硬件设施建设与育人功能相耦合,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相契合,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学院以“准书院制”建设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学生中心,坚持文化引领,坚持三全育人,打造集学习、生活、教育、管理空间于一体的智慧教育空间,实现引领式教育教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最先进的集学习、研讨、管理于一体的优质环境。

目前,学院已建成“全时间、全方位、全体系”服务学生的“准书院制”智慧育人新载体,包括:集“智慧教学、自主学习、信息体验”为一体的智慧教室20间;青年信仰之家、心理气象服务站、美育工作室、“润&致”悦享读书吧、智能飞行器工作室、智能制造工作室、强基类工作室在内的主题创新工作室7间;学生课外活动空间600㎡、自主修读空间500㎡,“红色基因”和“蓝色情怀”文化展示区域2处。2021年,在学生宿舍区试点打造了服务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社区——“长空之家”,进一步推动“准书院制”向“泛书院制”深化发展,书院制文化育人功能纵向深入。经过三年的建设与运行,长空学院“准书院制”智慧教育空间已成为学校“文化地标”,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地、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学生自主学习的营地、师生三全育人的阵地。

【“育人”长空】

(一)“三全育人”新生态

学院积极探索准书院制下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作为重要抓手,构建“准书院制”下“柔性、丰富、多样、有效”的“三全育人”生态体系。以丰富协同联动的育人内涵,拓展育人资源,形成了航空航天类育人联盟,并聘任校内外名师、行业大咖担任首席导师、新生之友、1+X班主任、“润&致”文化导师、家校辅导员和驻院导师,合力促进学生培养,增长学识、塑造品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五育并举”新格局

学院围绕“五育并举”育人新要求,打造“润&致”文化课堂,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师生互动机制,促进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协调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孕育“大思政、大育人”新格局,创新教育教学生态。

1.“一杯咖啡的故事”:长空学院与专业学院开展协同育人计划,每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1杯免费咖啡,通过“一杯咖啡的故事”让学生获得与校内外大咖专家教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通过一百余期的活动举办,“一杯咖啡的故事”活动已成为师生“交心”的重要载体,让学生收获温暖、感受珍贵、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学会感恩。

2.“长空讲堂”高端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筑梦、绘梦、追梦”高端系列讲座,即专业行业学科引领、核心基础学科交叉、人文素养和思政引领三大模块,助力学生启迪智慧、丰富思维、提升境界、厚植情怀。

3.“续火烛心·寻迹长空”:邀请初代航空奠基人乔新、吕庆风等老教授与学生深入交流,领略波澜壮阔的中国航空史,追溯艰苦奋斗的往昔岁月,弘扬航空精神、传承航空文化,打造航空精神的师徒传承,孕育接续奋斗的新生力量。

4.航空航天类专业文化节:协同专业学院,通过“院长说专业”、“大咖谈专业”、“学长聊专业”和“线上逛专业”等十余种活动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节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认知专业和热爱学校,全面深化思考和完备知识结构体系,全面学习与养成“高人”思维和生活态度,全面理解时代和应对未来挑战。

5.“长空心理气象站”:搭建学生抒发情感、感知生活的平台,长空学子以线上心灵气象墙、线下谈话的方式交流学习的苦与乐、分享生活的忧与欢,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6.一体式学业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三自”行动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培养“自觉、自律、自省”的品质。创设学业托底“奋进班”,实施“朋辈学业帮扶计划”,为学业预警学生开辟学习“绿色通道”,落实精准帮扶,形成育人合力。

7.“以美化人”特色系列活动:以“翰墨润长空”、“润&致”读书文化节、“大国造重器、大学读硬书”红色读书会等一系列学生品牌活动,将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结合,带领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育驱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多向赋能,激发青年学子的创造创新活力。

【联系我们】

学院官方网站:changkong.nuaa.edu.cn

学院微信公众号:nuaackc

咨询电话:025-52110965(黄老师)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杨甜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