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2022元旦系列策划【“手”护“宁”(5)】他们十指冻成“胡萝卜” 也不放过城市“牛皮癣”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铲刀、除胶水、喷壶、橡胶手套……这是33岁的胡彪每天上路必带的工具。他是南京市浦口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广告中队负责人,清理不同位置、各类材质的城市“牛皮癣”,是工作中一项重要职责。

南京冬季湿冷的街头,双手十个指头很快被寒风吹成了“胡萝卜”。但作为“治癣医生”,胡彪和同事们不惧寒冷与艰辛,用坚持付出与高效行动,努力让城市牛皮癣无处落脚,让“城市的肌肤”整洁如新。

冬季清理牛皮癣,胡彪的双手一会儿就就冻得“红彤彤”


通讯员 史璐娟 实习生 尤靖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蹲在街头“洗刷刷”,双手要先“预热”再作业

“你看这种写在路牙地砖上的‘办证电话’,字迹已干,要先用清水打湿,再用家里刷锅的钢丝球,反复摩擦。”在浦口区珠泉路,巡查中的胡彪一眼就发现了公交站台地面上的一处“乱涂画”。只见他先活动双手,再拿出一套工具开始操作。一米八的大块头,蹲在路边弯着腰,一手喷水打湿,另一只手不停地来回,清理了近10分钟后,原来路面上粗黑扎眼的字迹消失无踪。

钢丝球加双手,不停擦洗十分钟将写在路牙上的“办证电话”擦洗掉

去年10月底,33岁的胡彪担任浦口城管大队广告中队的负责人。2个多月来,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他工作的常态。胡彪告诉记者,广告中队的4名执法队员每天2人一组,在江浦主城范围内道路街巷来回巡查,常常一天刷出两三万步,除了检查户外广告设施,就是各类“城市牛皮癣”立即发现、立即清理。

江浦主城人流量大,各类租赁、招聘小广告甚至办证、套现等非法经营信息,时有露头。胡彪告诉记者,对各类城市牛皮癣的及时清理,让其“无处落脚”,即是维护城市街巷生活环境,也对打击非法经营、保障市民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牛皮癣有油性笔写的、油漆喷的、双面胶贴的,被附着的也有玻璃、金属等不同材质,所以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清理方式。”例如在清理玻璃上的张贴时,就要使用除胶剂,才不会将玻璃刮花。

胡彪(左)和同事在辖区道路巡查清理牛皮癣

为何清理前要先活动双手?胡彪坦言,“执法人员有职业形象规定,我们巡查时可不能双手插兜里。冬天在户外巡查,双手很快就冻僵了。但我们不是怕冷,双手冻僵了不听使唤,就没法清理了。”他告诉记者,之前还有队员才使用铲刀时不慎将自己手腕割伤,所以他嘱咐大家,一定要等双手活动开了再清理。

“手”护街巷环境,科学施策“治癣”更高效

治理城市牛皮癣,离不开“治癣医生们”的“你贴我清”、久久为功。同时,城管部门还采取了多项举措,综合施策,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治癣”。

胡彪介绍,目前江浦主城有一支20多人的专业清理队伍,每天早8点前按网格对辖区的各类牛皮癣进行全面清查清理,8点后,街道城管网格员也会对辖区再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城管执法人员一方面对清理情况进行监督,一方面通过实时巡查,努力做到城市牛皮癣的“动态清零”。“我们还和公安等其他部门联动,打击有非法经营内容的牛皮癣,截至目前,已经按照法定程序,上报上级部门,由电信等运营商停了30个电话号码”。

与此同时,城管部门在江浦主城辖区设置了45处公共信息栏,加强甄别维护,让真正需要张贴的便民信息有落脚之处。在公共信息栏附近的墙壁上,还涂刷了新型的“防张贴涂层”,让城市牛皮癣“写不上”“粘不住”。

“清理牛皮癣是城管人的本职工作,无论严寒或是高温都会一如既往坚持下去。我们会努力把‘城市肌肤’擦净擦亮,更不让非法经营的信息侵害市民。”胡彪说。


校对 王菲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