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在故事里“重走”长征路!苏州吴江盛泽镇第二场“红色故事亲子共读”主题教育活动如约而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对老百姓要和气,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害东西要赔……”7月16日,“红色故事亲子共读”主题教育第二场活动,在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文化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近百组家庭参与其中。

扬子晚报“扬子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吸引了近9300组家庭观看,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峰达到1800组。

“红色故事亲子共读”主题教育活动,由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妇联、盛泽镇团委联合扬子晚报苏州事业部共同主办。共读活动共有四场,从7月9日起至7月30日结束,前三场主办方邀请了“好书分享人”李洪光带领大家现场共读红色名著——《长征》;最后一场为讲红色故事汇演及颁奖活动。活动期间小朋友们可以录制讲或读红色故事视频参加“红色故事我来讲”评选活动,由专家老师评选出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并通过网络投票数产生“网络人气”奖十名,主办方将联合颁发证书及丰厚奖品。

十里送红军、奇袭城口镇,“重回”峥嵘岁月

中午1点,参加共读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陆续来到吴江盛泽镇文化报告厅,在签到的时候每位小朋友领取了一枚国旗贴纸,有的小朋友直接贴在了脸颊上,有的小朋友贴在了胸前。吴江区盛泽镇程开甲小学二(4)班王宇浩是第一个到达共读现场的小朋友,“以前在电视上看过长征的故事,这是第一次听长征故事,在听老师讲长征故事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想象当时的画面和情景,对长征的故事印象更深刻了。”

“这是一个离别的时刻。 离开前,红军官兵打扫了借宿老乡家的院子,把水缸里挑满水,甚至还上山割了些草把房东家的牛喂了。百姓们知道红军要走了,妇女们聚集在一起把她们做的鞋和缝补好的衣袜送给红军......孩子们追着队伍往红军的口袋里塞上一把炒熟的豆子......”李洪光正在舞台上深情地为孩子们讲述着红军踏上长征征途,百姓十里相送的情景。

现场李洪光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百姓十里相送红军的热情,还即兴为在场的小朋友们清唱了一首“十送红军”。婉转悠扬的曲调,将小朋友和家长们带入了十里相送红军的情景中。清唱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难以平息。

李洪光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带着小朋友和家长们共读长征的历史。他指着一张“中央红军冲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地理示意图”说:“红军一昼夜间奔袭二百二十里,势必占领红军突围唯一的口子——城口镇......”在场的小朋友均表情凝重,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红军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时刻。

“每每想到中国国旗诞生的那一刻,都会令我感到振奋”

“红军在瑞金的时候对老百姓们特别好,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老百姓们都舍不得他们走,纷纷给他们吃的、用的,还排了长长的队送别他们,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来自吴江区盛泽镇绸都小学五(2)班张舒岚说。“我已经参加了‘红色故事我来讲’大赛,讲述的是中国国旗诞生的经历,每每想到中国国旗诞生的那一刻,都会令我感到振奋。”

张舒岚的爷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和小朋友一起来参加红色经典亲子共读,不仅仅是小朋友受到启发,我也再次受到了红色经典故事的思想熏陶。作为青少年的家长,我们也要更多地看和学,为他们传播红色思想,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红色故事亲子共读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实习记者 宋砚乔 实习生 梅方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添翼

校对 苏云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