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艺术家村里办展,多彩的画笔,深情的镜头唠嗑“土味情话”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6月22日,由省文联主办,省艺研会、苏州吴江区七都镇人民政府承办的“走进小康村”——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展在江村礼堂开幕。

展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展出100件精品力作,涵盖了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样式。艺术家们以灵动的线条、多彩的画笔、深情的镜头,讴歌小康村的喜人发展和时代变迁,以此向人民汇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开幕式上,向开弦弓村捐赠了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组织采写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向时代报告——中国全面小康江苏样本》和参加采风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作品由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收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梦想,百年梦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之年,为了艺术地再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省艺研会策划举办了“走进小康村”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系列展。活动以“走进小康村”为主题,组织我省美术、书法、摄影知名艺术家走进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小康村——开弦弓村、山泉村、华西村、长江村等村,开展采风创作、成果展示、文化惠民等系列活动。

省艺研会常务副会长杨企鹏说,作品是艺术家立身之本,古今中外,一切传世佳作无不植根于生活,来自于人民。只有走出书斋,深入生活,才能发现用之不竭的素材,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好作品。希望艺术家们多到乡间地头走一走,多与百姓群众聊一聊,静下心来,精心创作,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省艺研会将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造良好条件,为艺术家搭建平台,为人民群众搭建舞台,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陈国欢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今年4月,参加了省艺研会组织的采风写生活动,走进了开弦弓村、山泉村、华西村和长江村,乡村的规范管理、文明实践、产业发展、村貌建设,充分展示了富康大美的江南之村,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热情。四个村各有特色,如何加以艺术的再现?经过反复思考,最终,他以“园”为主题,通过系列组画来表达对四个村的综合印象,创作出了《长江村民花园》《华西景观庭院》《山泉幸福家园》《江村纪念馆园》《江南水乡田园》系列组画,以此表达他对江南乡村的感受。

开幕式由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省艺研会副会长毕宝祥主持。七都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钱锋,开弦弓村书记沈斌,省艺研会秘书长吴建勤,省艺研会副秘书长凌昕、刘维桑,以及参加走进小康村文艺采风的艺术家代表、开弦弓村村民参加了开幕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张楠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