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因一部《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齐名,被后人誉为“南洪北孔”。南京也因《桃花扇》登上了浓墨重彩的戏曲舞台。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孔尚任从扬州来到南京,乘画舫游秦淮河;到虎踞关访明遗民画家龚贤,并在龚贤去世后为其料理丧事,收拾遗作;过明故宫,拜明孝陵,游青溪;上栖霞山白云庵访原锦衣卫千户、道士张怡(瑶星)。
在近两个月身临其境的考察中,他写下不少诗文,如《泊石城水西门作》之三云:“满市青山色,乌衣少故家。清谈时已误,门户计全差。乐部春开院,将军夜宴衙。伤心千古事,依旧后庭花。”分明是为南明史事而感慨。他的族兄孔才训和舅翁秦光仪曾在南京做官,对南明朝廷的内幕比较熟悉,他就登门拜望,并请求他们讲讲南明朝的趣闻轶事。在交谈中,秦光仪给他讲了“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故事。孔尚任听了,很受感动,又详细询问了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遭遇,以及南明小朝廷的趣闻轶事。回家后,他对李香君的故事久久不能忘怀。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东林、复社与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衰亡原因。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之一,实有其人。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他与李香君的故事也是确有其事。不过,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塑造的是一个又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