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银龄数智生活学堂 | 新规下给老人安装监控,选区域、保安全是关键!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其中关于家用监控的规范备受关注。

如今,不少子女出于对老人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家中有独居老人时,会选择安装监控设备,以便随时掌握老人的生活状况,像是否按时起床、是否发生意外等,在紧急时刻还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新规之下,如何在保障老人安全、遵守法规以及保护隐私之间实现平衡呢?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提醒大家,给老人安装监控时需要留意更多要点,安装区域的选择和信息安全的保护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安装区域怎么选?

《条例》明确,禁止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隐私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对违法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或非法对外提供、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的,没收设备设施、删除视频图像信息、给予罚款处罚;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于老人使用的监控设备,一般安装在自家屋内,客厅是比较合适的位置。仍需注意的是,即便安装在客厅,也需要调整好角度,避免将楼道、邻居家等区域过度摄入画面,引发邻里纠纷。要是安装在门口等位置,同样要注意不能拍摄到邻居的私人空间,比如邻居的窗户、院子内部等。

信息安全要注意!

在享受家用监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信息安全风险。市场上部分摄像头存在漏洞,黑客能够轻易破解默认密码,进而偷窥私密画面,甚至通过直播谋取利益。许多摄像头默认将视频上传至云端,一旦服务器被攻破,老人的隐私就可能完全暴露。

所以,为了保障老人的隐私安全,在设备选择与使用方面,应优先考虑本地存储或局域网模式,从根源上切断外网风险。若使用云存储,一定要设置高强度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新密码的习惯。同时,要认准公安部认证品牌,对低价杂牌产品保持警惕。

家有保姆这样做!

很多老人会雇佣保姆照顾生活起居,这种情况下也要重视保姆的信息安全保护。安装监控设备时,需提前告知保姆并签订相关协议,明确监控仅覆盖公共区域,拍摄内容仅用于保障老人安全和监督服务质量等合理目的。监控不能拍摄到保姆的私人休息区域,例如保姆的卧室等。

统筹:任赛丰

文字:邵怡

图片:王刚强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