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学生作品在情节安排、故事走向上远高于AI的立意。“学生的毕业论文我也会认真批改,让学生反复修改,其水平是AI无法达到的。如果老师不负责任,敷衍了事,随便让学生写个东西就算课程作业或毕业论文,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把关不严,学生完全可以用AI应付。所以,AI的出现是好事,它实际上在推动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学习模式,老师应付学生,学生应付老师,真的是可以用AI代替,学校也就可以关门了。可以将AI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如果还达不到AI的水准,说明是不合格的。”苗怀明说。
AI的出现,加速了文科的消亡?
改变教学方法,要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AI的发展,苗怀明持开放态度:在教育、阅读方面,AI固然是一种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用于教育和阅读。如今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到比这个知识点丰富得多的信息,因此老师的讲授不应该再以知识的讲授为主,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方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教学生如何搜集和辨析材料,教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知识的传授也不能放弃,它同样重要,但重点应该是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
苗怀明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对我们的冲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仅以写作来说,有些是目前就可以看到的,比如一般的公文写作、仪式性的讲话、总结报告、广告文案、策划方案乃至一般的新闻报道等,真的可以用AI写作替代,人工稍加修改即可。有些是将来可以做到的,比如撰写剧本、创作小说、诗歌,撰写学术论文等。毫无疑问,这对社会发展乃至文明演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大航海的发现这些历史事件相提并论,深深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现在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是:一方面AI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好迎接AI的准备,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文科消亡论可以看作是人们应对AI冲击的一种较为消极的看法,它强调了AI对文科的冲击,尽管这种冲击目前还没有那么严重,但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也是值得肯定的。”苗怀明表示,AI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如果文科的一些专业和领域如果只有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缺少个性和深度等创造性的含量,它真的会被AI替代。但AI的存在,也将是文科发展的动力,将促进文科摆脱平庸,将技术层面的东西交给AI,向着更加有深度、更有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文科肯定不会消亡,这是肯定的,但也不再需要现在这么多人,大幅减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转向别的行业和领域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有AI作为参照,会强迫文科不断进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