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有助于揭示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中国天眼新发现→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FRB)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对银河系内磁星软伽马射线暴源SGR 1935+2154开展多波段观测,揭示了磁星射电辐射与X射线辐射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填补了理解磁星射电辐射和快速射电暴连接性的关键一环,可能存在与典型脉冲星射电辐射不同物理的机制。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发表。

磁星是高度磁化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射电辐射与快速射电暴辐射机制的关系是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2020年4月,位于加拿大的CHIME射电望远镜和美国射电暂现源巡天望远镜STARE-2在银河系内磁星软伽马射线暴源SGR 1935+2154探测到银河系内快速射电暴FRB 200428,首次追踪到磁星与快速射电暴之间的联系,为揭开快速射电暴起源谜题奠定了基础。SGR 1935+2154是唯一探测到X射线脉冲辐射、快速射电暴的磁星,刷新了人们对磁星辐射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天眼FAST在2020年10月到11月对SGR 1935+2154的长期监测数据,发现X射线硬度比的双分支行为与射电辐射活动性密切相关,并推测部分FRB重复暴与磁星射电辐射可能源于相似物理过程。这项研究工作对深入理解磁星辐射供能切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揭开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编辑 : 盛慧梅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