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英语教研组长,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导师、南京市“斯霞奖”、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长、南京市先进班集体负责人等。担任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组核心作者,近年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3篇论文,主持或参与9项省级课题研究,获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
从人气博主到教科研达人
他的驱动来自“对教学的热爱”
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英语教研组长周伟一直被同事们称为“教科研达人”。学校老师们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周老师在哪个办公室,那里的教科研风气便最炽热。”这样的赞誉背后有着许多生动写照。即便在出差的高铁上,周伟也不忘随身带着电脑忙活着。很多人说周老师“很卷”,但周伟却说,“这是因为热爱!”
今年教师节,周伟收获了“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回首30年的从教经历,周伟却感叹自己的教科研之路起步太晚。
1994年,周伟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2006年,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二十九中初中部。那时,周伟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教学工作。2009年,周伟在网上注册了“牛津初中英语”博客,为学生整理学习资料,备受学生欢迎。“当年我写了1000多篇博文,点击率超200万次。”每一届初三学生中考前夕,周伟还会遴选50篇博客文章,和学生三年来的校园生活照片集结成册,自费打印送给学生。这份迎考的“葵花宝典”既能让学生进考场更有底气,也能让学生初中学习生涯留下美好的回忆。
然而,因为科研意识不强,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周伟因为缺少论文、课题等成果支撑,接连碰壁了5次,直至第6次申报才成功。这次经历让周伟不断反思,“做教科研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对教学的总结,也是对教学主张的提炼和固化,更是将我对教学的热爱转化为实际成果的重要途径。”此后,周伟的教科研之路才正式开启。也许是来自课堂教学的深厚积淀,也许是多年来对学科构建的潜心钻研,周伟在教科研工作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2017年12月至今,周伟的《中考阅读深层考查视角与阅读教学落差分析及对策》《语篇分析视角下的中考英语阅读试题例析》等13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这些论文不仅更好地反哺周伟的课堂,也给更多教师带去了优秀的教学经验。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每年都会开展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周伟看来,这是南京教科所为一线教师创造的学习机会,能不断激发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尽管在后辈们眼中,周伟已然是教科研领域的“佼佼者”,但周伟依旧保留着每年参加评比的习惯。
让美育浸润英语课堂
他带领的工作室持续摘取“科研硕果”
在区级名师工作室运行三年的基础上,2023年12月,南京市初中英语周伟名师工作室经过申报、答辩等环节正式成立。2024年6月,2024年南京市中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项目《审美·立美·立人:指向美育浸润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育人范式》顺利立项,这是继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美育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后,周伟名师工作室取得的又一项美育研究成果。
作为教研组长,他带领组内教师开发“英语美文赏析”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日常教学中,周伟常常会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学会赏析美文佳句、创作英文诗歌等。相比布置大量的机械性抄写作业,我更希望作业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周伟还将学生们原创的英文诗歌写进自己的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周伟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美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自2020年省级美育课题立项以来,周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发表20多篇美育研究论文,其中10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深耕课堂,写好文章”
爱思考的老师会教出爱思考的学生
工作室成员喜欢称呼周伟为“老周”。二十九中初中部英语教师马欣欣说,“老周不老,‘老’不是因为年长,而是因为德高又亲切。他不仅为本校的英语教师提供无条件的指导和帮助,也助力工作室其他教师的发展,用工作室的条件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二十九中初中部的校园里,时常会聚集几十位来自南京各区的英语教师,周伟名师工作室这样的教师研修活动至少一月一次。如今,周伟名师工作室汇聚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师,尝试摸索贯通式提升英语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新模式。
工作室成员、二十九中初中部初二组备课组长刘春燕如今保持着一年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频次。从一开始跟着工作室开展教学研修,到如今自己独立进行教科研,刘春燕直言自己就是依托名师工作室成长起来的。“我曾开玩笑说,不管在什么地方遇到周老师,都会被问一句‘论文写了吗?’一到假期,周老师还会给我们布置作业。正是有了周老师的引领,我在教学上的很多想法才得以实现。当看到我的论文被他人所引用的时候,那份获得感是无以言表的。”
二十九中初中部初一组备课组长王思琪是位“95后”年轻教师,周伟名师工作室里这样的年轻教师不在少数。尽管走上教师岗位才4年,王思琪已经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周老师经常邀请高校教授、教研员等专家为我们进行培训指导,这些都是很难得的资源。因为周老师的带领,我们年轻教师才能找准方向,快速地走上教科研道路。”工作室成员们认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强,无疑会提升教学水平。一位爱思考的老师,也一定会引领更多的学生踏上思考的“征途”。
“我是个热爱教学的草根教师。”交谈过程中,周伟一直如此评价自己,“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耕课堂,写好文章,是不变的初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摄影 朱思琪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