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滨江美遇||天 香 醉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滨江美遇||天 香 醉

夏学海

(一)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是早唐诗人宋延清的咏桂佳句,每到秋园桂香时节,总在我的心头萦绕。

适逢国庆长假,一天下午,我选择了近几年声名鹊起的南京绿博园(滨江公园)去赏桂品香。

十月初头,正是桂树飘香的旺期,循着绿博园方向,从二号门(东门)进入,大门口那一排枝叶丛生的桂树,尽情地将天来之香弥漫在大气之间,主展馆四周零零散散的桂树,也是花团锦簇,令人东瞅瞅,西望望,不时来个深吐纳。

我想,这应是“迎门香”吧!

(二)

顺着园内弯弯曲曲的游览道路行走,过姑苏、眺五岳、临徽州、经屯堡、观藏乡风情、看晋州大槐树……桂树时隐时现,随处可见。有的孤植、有的对植、有的丛植、有的片植、有的列植,在各种奇树异草、亭台楼阁、假山真水间,桂花的香味满园发散。

在豫园“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照壁前,摆放着一米多高,枝叶修剪精致的盆栽桂树,我数了一下,大约有60多盆,在园林工人的悉心照料下,棵棵长得有模有样,绿叶叠翠,花开羞涩,不吝香味。邻近的内蒙古园,三个连体蒙古包似三朵天赐“大蘑菇”,乳白色的圆柱四周飘逸着蔚蓝的云彩,与之相匹配的是8株桂树,同比例大小雕塑的奶牛、山羊,携带着它们的“宝宝”,在风吹草低中啃草闻香。

沿着胡杨路到金丝柳路,紧靠三号门(南门)的中国石油园的炼油厂模型附近,几株桂树和来自新疆大漠的红柳夹杂在一起,枝接杈连,比肩接踵,项背相望;孩子们在塑胶广场中间的卡通管道里玩耍,游客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喜好摄影的“拍客”架起了“长枪短炮”,在“沙漠油田”、“硅化木”和流水潺潺的“石缘”这边、那边“咔嚓”“咔嚓”,此处用得上近几年报刊上、电视里经常出现的两个字“和谐”。

踏着银杏路向前,两侧的海口园、赣之韵、埃及园、墨西哥园、休闲木屋区,除了那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景物花草外,仍然少不了桂树。东边临近河边的埃及园一侧,有10多株桂树,枝高约两三米,每一株树冠都有二、三十平方米,花香四溢,和它们相融共生的是铺地柏、山楂树、野梨树等贴地矮个植物,似乎在树下倾听“桂姐”阔论“天香”。

穿过长满绿竹的祝园,就到了素有“天府”之称的蜀香园,这个园大约占地1900平方米,是一处以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设计精髓的自然风景园,园内栽培大量芳香植物,如,腊梅、杏梅、含笑、樱花、橘子、红枫、紫叶小檗等,而领衔品种仍然是十香常青树之一——桂树。

我沿着一条没有标名的小路,过“大镜门”台阶,向江边,南北走了圈,在亲水平台、烧烤场、野生动物观察站、民菲的森林,直到荷兰园、古太阳宫,惊诧的发现,在绿博园2350亩的地域范围,万绿丛中,林荫道旁,若干景点之间,到处都有桂树,有的成片,有的成林,要是细心找找,这里可能还有一株,那里可能还有许多株,大概这就是园林专家设计的独妙之处了。毫不夸张地说,绿博园里的桂树如是“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的。

(三)

据资料介绍,中国植桂历史有2500年以上,在《山海经·南山经》、屈原的《九歌》、《吕氏春秋》等典籍中,都记载有赞美桂花的文字,文人墨客爱桂吟桂的诗文不胜枚举。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即成为名贵的花卉贡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树就受到上至天子下止黎民百姓的喜爱。

南京绿博园始建于2005年,是全国最大的绿化主题公园。虽然没有“一树立地、十里飘香”的“古桂王”,但是这里的桂树年轻旺盛,生命律动,昂然俏丽。而且品种繁多,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等等。据园林师傅介绍,在绿博园里,四季都可闻到桂花香,不过最浓的季节当然是九、十月了,桂花盛开,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无论走到那个景点,都会有闻香欲醉的收获感。

我徜徉在桂树丛中,看看这一棵,摸摸那一棵,这些树干不高,分枝点很低的簇生灌木,枝杈多出,枝条纤细,树冠硕大,叶片油亮光滑,肥而厚实,四季常青,株株都有诗仙李白所吟:“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之美。

在一株金球桂前驻足,我仔细观赏,细挑的枝条上,肥厚的叶片间排满了一簇簇金黄色的花团,每一簇都有几十朵繁密的小花,挤挤挨挨,热烈而不张扬,香气淡淡的溢出,沁入心房;我抚摸着一株白洁银桂,平整的叶片,绿得发亮,在叶片的相拥中,开出一朵朵白色小花,数数每一个花序都有七、八朵,黄白的颜色,斜展的花冠,散发出厚厚的花香,这大概就是香型浓郁的品种了。

桂花的特点是花蕾小,花蕊小,花瓣小,花冠小,让我不敢相信弥漫在空气中的扑鼻香味,就是从这种不起眼的微花间溢出,令人神清气爽的香味儿,馥郁满怀,在瞬间清洗了大脑,抹去了一切不该有的浑浊,一种清新,一种恬静,一种悠然,适如这花序一样聊发无端无际的想向。

(四)

我躺在桂树下,枕着一座绿博园,在这氤氲透骨的幽香中,潜入桂的胴体、消遣桂的香韵,在我的感观里,已经没有案头的书籍,没有壁挂的大彩电,没有桌面的电脑键盘,冥冥穿越一枕金黄银白的世界,“人与花心各自香”。

草地。蒙醉。思考。花语。

我想,如果今天这桂树下是舞台,我就是人群中一个疲惫的舞者;如果桂树下是净地,我就是路遇修行的僧人;如果桂树撒出的真是“天香”,我想我就是闻香入醉的花痴。

原来,相伴我这么多年的人群,其实也和这桂树一样,有的散发出浅浅的淡香,有的散发出厚厚的浓香,有的四季常开常香,有的香满即逝,直至最后给灵魂留下重如泰山的长栖住所,或者轻如鸿毛的过眼云烟。

淡淡的秋阳缓缓西坠,即将与晚霞亲密接触,西天一如桂花发散的香气,云裳霓衣,天地相连,苍茫变幻,吊诡渺然;人的一生,忙碌、奋斗、奔波、竞争、跨越、失败、成功,实际和这日落日出的天地一样,从明亮到黯然的存在,和这“天香”一样从醉人到飘逸的消失。

于是,我把我自己也全力开放了,摆放出各种优美或不优美的姿势,与人群衔接,与桂树衔接,捧起一觞据说是吴刚采摘,嫦娥酿制的桂花美酒,壮士殉义般仰首而尽,因为这已经不是一幅“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幻境,我真的醉了!


作者简介:

夏学海,笔名:百友、俗人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钟山文学会理事;建邺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政工师、经济师。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草根书记》《老兵仁心》《为了金兰……》《龙腾四海》《创业不畏难,豪气贯长虹》;散文集《酒文化探微》《种植心田》《灌河的春天》;诗集《无名山草》《乡村的风》《负轭之思》等,并有五十多篇作品被编入相关文集。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