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闲笔|杨树林中听蝉鸣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屐痕闲笔|杨树林中听蝉鸣
夏学海
在楼宇林立,亭台水榭错落的响水湖南侧,有一片杨树林,响水县城连接沿海高速的入口穿直而过,路旁最显眼的地标是大海之王鲸和鸟中之仙丹顶鹤塑像,毗邻有多处人工堆积的土丘,或建亭,或立灯饰,或树特色标牌,高大的银杏、悬铃木、垂柳以及秀小的金桂、红枫、紫薇、月季等景观树木和绿色植被,把道路装扮得花园一般。夏日,这里成了蝉们心仪的圣地。
傍晚。当白领们从不同的楼层离开电脑,提着包、拎着袋、捧着手机,走出办公的方格子时,蝉已经在和悦鸣唱了。白领们穿越电子门,乘工勤班车、自驾车、骑电瓶车、自行车,鱼贯而行,耳际萦绕蝉的送行音乐,飞向四面八方的“窝”。
例外的是那些远离故土,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员工,他们住的是园区内的公寓,晚餐后在操场上打球、散步,或者三一群两一组的簇拥闲聊,在蝉的鸣唱中度量晚风习习的闲适时光。这里因靠近黄海,紧邻灌河,风带有一丝清凉,还有一丝咸涩。
我喜欢独处,坐在杨树林的亭子间聆听蝉鸣,恣意地享受一天工作后的轻松,犹如在一所大剧院欣赏一场音乐晚会,领略杨树林中蝉声的悦耳和远方村落掩藏的无穷魅力。
夕阳缓缓西坠,大自然的“火云初似灭”,天地的大幕徐徐拉开,月亮和星星点灯,一幕隆重的创意覆盖。土丘高地上的一只蝉悠扬平缓地鸣唱起来,紧接着一只、两只、三只……整个杨树林中的蝉都跟着鸣唱起来了。“高树蝉声入晚云”,婉转中夹着高亢,高亢中带着激昂,数十只甚至上百只蝉们接力和鸣,时起彼伏,沿着长长的林带,形成小合唱、大合唱,让整个县城携带远远近近的村庄,充满了夏日的朝气与活力。
蝉们有时也是噤声的,往往在一只停息之后,后面接连停止。杨树林中经过一段沉默后,又会有一只领头的蝉拉开歌喉,紧接着就是新一轮的大合唱,有时到了深夜,蝉们还在不知疲倦地唱呀唱呀!不过,我们在品评蝉的高亢和谐大合唱时,有时也会听到单只蝉的独唱和三两只蝉的小重唱。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开场仅仅是一只蝉,在一棵白杨树枝上拉长调子,放声嘶鸣,而远处一株柳树上的另一只蝉,则会遥向呼应,不间断地飙高音介,形成颇具特色的杨柳枝二重唱。
唐代女诗人薛涛吟咏:“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把蝉的鸣唱写得出神入境了。自古以来,人们称赞蝉是“昆虫音乐家”“大自然歌手”,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我在查阅了许多关于蝉类昆虫的生长发育习性后,方知蝉们对炎炎夏日的珍惜,这个季节,对于这些等待了很久的蝉家族来说是一个狂欢的季节,它们要把在地下憋闷了一年二年甚或十年八年的歌喉亮给这个五光十色的大世界,亮给这个充满希望的城镇和乡村。
在这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间,这里对蝉们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带有一种山林的野气,一种环保植绿,人工护绿的喜气,成为蝉们慧眼识居的美丽家园。蝉栖在这里,就像乡下人进城一样,他们释放潜能的范围更加宽广,他们的音域更加激越,他们的音调更加昂扬,它们的歌唱,给更多的人带来了休闲愉悦。它们从这棵杨树到另一棵杨树,在细细的枝条上,在嫩嫩的叶片间,智慧的生存,酣畅淋漓,无拘无束。
坐在亭子间听蝉鸣,是放松悠闲的,尤其是在浓浓树影覆盖的亭子里,这是一种滋养心灵的鸡汤。睁大眼睛,抬头远望,从这棵树到那棵树,高高的杨树,矮矮的紫薇,丝丝倒挂的垂柳,哪一根枝条上都可能趴着一只蝉,倾听蝉声,并在蝉声悠扬中进入短暂的脑休息。这是一个有蝉鸣渗透的消遣,也可能是一个与工作有关的故事,在蝉们绵长吟唱中,抵达心灵最惬意的深处。
坐在亭子间听蝉鸣,坐在亭子间听蝉鸣,不仅能体会到蝉与杨树林的亲密之处,还可揣摩到在不远处那些浩大的楼宇间的神秘之处,能听出城乡建设者们对未来产业发展智慧勃发的碰撞声,撸起袖子,实干兴业的合力凝聚声,就是下班后,仍有许多办公室的灯光是通亮的,灯光深处的秘密就像新质成长的杨树林一样,郁郁葱葱,挺拔向上,伴和着蝉唱的回响,清脆悦耳,无限风光。
蝉对夏日是忠诚的,蝉对杨树林是忠诚的,蝉一生的追求,就像办公楼中的一群一群白领和工厂里的一群一群蓝领,以及那些仍然坚守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他们无需掌声、鲜花和局外人的喝彩;他们铆足了劲,守在这块土地上,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春的暖阳中播种,在夏的炎热中劳作,在秋的收获中昂扬,在冬的冷艳中希冀,随着季节的更替,追逐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源源不断地将劳动成果记入时序的看板,看着天天上升的红箭头,唱响生生不息的快乐华章。
作者简介:
夏学海,笔名:百友、俗人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草根书记》《老兵仁心》《为了金兰……》《龙腾四海》《创业不畏难,豪气贯长虹》;散文集《酒文化探微》《种植心田》《灌河的春天》;诗集《无名山草》《乡村的风》《负轭之思》《红太阳长歌》等,并有五十多篇作品被编入相关文集。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