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在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的“一包三改”纪念馆中,来自当地名校——省锡中的“馆校共建”志愿讲解员黄沛娜,正在为无锡惠山金桥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们讲述惠山先辈们创新创业的故事。而通过“大孩子讲给小孩子听”方式,当地面向全无锡市中小学生宣讲“一包三改”故事和“四千四万”精神,使未成年人在“听、讲、悟”中深入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一包三改’纪念馆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人民在脚下这片土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连续两年暑假假期,总有一群年轻的身影在惠山的文化展馆刮起一股“青春之风”,他们就是学生志愿者。
“从刚开始对‘一包三改’的故事略有耳闻,到现在我能够融会贯通地给每一位参观的未成年人讲解,心中有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即将升至高二的省锡中学生黄沛娜表示,这是她作为“一包三改”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的最大收获。
“大手拉小手,火种植心头。走出校园,走进育人课堂,让城市文化空间成为‘教室’,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教材’,在情景交融中让先辈们昂扬奋发拼搏的故事可感知、可触及,我非常享受讲解工作。”志愿者叶羽丰说道。
惠山区拥有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包括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一包三改”纪念馆、“四千四万”精神馆等红色阵地,平安无锡体验中心,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礼舍老街、陆定一祖居、冯其庸学术馆等各类人文场馆,与玉祁双套酒酿造、王源吉铁锅等非遗技艺和非遗场馆,形成一个品类齐全、覆盖面广的成熟教育文化培训体系。
“这些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城、以文惠民的重要作用。”据了解,为发挥公共文化设施育人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今年暑期期间,惠山区在组织开展常态活动的同时,持续深化“馆校共建”模式,通过择优双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与“一包三改”纪念馆、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与平安无锡体验中心,无锡市钱桥中学与民俗文化展览馆,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与惠山经开区(长安街道)丹心展示馆等结成共建关系,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
自“馆校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已成功推动了20余场研学交流活动,受益学生达到千余名,为全区广大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搭建学习、交流、实践和展示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共筑育人新高地。
通讯员 王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