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打好社区法治建设“组合拳”,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扬东路社区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打出一套法治建设“组合拳”,针对社区法治建设的短板弱项进行补齐,实现了法治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了增强辖区居民的法律保护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社区组织“红管”志愿者、居民、物业、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在天骄花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民法典》法律法规专题讲座。

社区服务律师刘律师围绕民法典的相关条款,通过现实案例向大家阐述学法用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将抽象化的法律概念具体化到民生小事之中,深入浅出普及法律知识。居民朱大姐表示:“这次讲座很接地气,让我们对《民法典》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会积极配合好社区工作,引导居民遇事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依法处理矛盾纠纷,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

近日,社区在日兴花园及菁仁公寓增设了法治图书角,让居民在休闲活动时了解法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的同时,还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了法律学习及临时休憩场所,提升了社区的法治文化建设。社区法治图书角配备了内容涵盖债务纠纷、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劳动保险、法律援助等与居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知识的法律书籍近50本,并配有座椅和茶几,供社区居民在闲暇之余阅读,帮助居民学习法律知识,引导他们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社区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红管”志愿者利用“法治图书角”收集群众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法讲法,现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提升了辖区群众法律素养,营造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区氛围。

此外,社区还组织法律明白人及辖区法律顾问,将普法宣传摊位有机植入便民服务活动当中,为社区民众送法“进家门”,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素养。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电信诈骗案件特点,深入浅出地向居民介绍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特点、近期常见的五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揭露骗子套路,讲述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反诈实招,提高群众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提醒老年群体一定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遇到疑似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

通讯员  蒋 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