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繁星 | 菜粥飘香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等到天气冷下来,就可以去寄娘家吃菜粥了。

寄娘是表姐的寄娘,因为我们姐妹几个总跟着一起去吃菜粥,寄娘已经是我们大家的寄娘了。

我们去的这一天正好下雪。寄娘家住太华镇太平村,我们的车子才到村头,就看到寄娘穿着套鞋,打着雨伞在路边等着了。满天雪花飞舞,悄悄地落在了伞上,落在了寄娘翘首等待的眉角。

“菜粥好了……”围着素色围裙的寄娘满脸带笑。

寄娘七十多岁,腰不弯,眼不花,依然在山间地头耕作。每到冬天,烧一大锅菜粥,成为她犒赏众多丫头的仪式之一。

我们熟门熟路地奔向厨房,寄娘的厨房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满满一大土灶铁锅的菜粥正嘟嘟地冒着小泡,勾鼻的香味也随着热气直冲脑门。

在柴火的助力下,青菜和米已融为一体,化为黏黏的柔情裹拥着锅里的众多参与者——芋头、花生米、蚕豆、黄豆、冬笋、萝卜、栗子,还有寄娘亲手腌制的猪大骨。

芋头、萝卜、青菜是自家田头种的,冬笋是昨天才从山上挖下来的。肉骨头来自寄娘精选的本地土猪。寄娘会算好日子,一般提前十多天买来,用她的独门秘方腌制。猪大骨上原本松散的肉变得紧实,颜色也变得暗沉起来,菜粥就因它这恰到好处的咸味而平添很多鲜度。

无疑,这咸香的肉骨头是最受我们欢迎的。寄娘早就看出来,菜粥里肉骨头备得足足的。本来就满满当当的一锅,因为这些大家伙更是溢到了锅沿处。

菜粥糯糯的、香香的,那根大骨头盛在一大碗菜粥里,仿佛一艘大游轮。

我们很奇怪,这菜粥怎会烧得如此无法挑剔?寄娘说,首先得是用农家的土灶铁锅烧,其次,菜粥里的原料品质要好,原料入锅要讲究顺序,比如芋头要先放,萝卜最后放……

寄娘很慷慨地把烧制方法告诉我们,但我知道一锅菜粥的成功远远不止如此。寄娘六点起床、洗菜淘米,八点生火,期间不停地用锅铲搅拌,防止粘锅,三个多小时的费力费心,微火慢炖的不仅仅是软糯咸香,还有寄娘的期盼和满足。

寄娘盼着我们来,我们也盼着来,这种双向奔赴,让亲情变得分外温暖。

灶膛里留有微火,保持着锅里的温度,我们围坐在一起,端着冒着热气的菜粥,窗外飘着雪,热乎乎地来上一口,这就是满足。

“时光煮雨,岁月缝花”,这烟火人间,就如一锅内容丰富的菜粥,它包容着一切,带着希望和耐心熬制,终会味道浓郁,悠远绵长。

作者:陆奇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 华明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