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航拍中国》也是一把尺子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 左中甫


一部《航拍中国》,俯瞰万千精彩。借助这部纪录片的“天空视角”,人们得以重新发现一个别样的美丽中国。但其中一些画面如果被“放大”,则应当引起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者的重视和思考。

比如,一片粉墙黛瓦、韵味十足的历史街区,却夹杂着几处蓝汪汪或红彤彤、同时又亮闪闪的彩钢瓦屋顶;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城市新区,总有部分楼宇顶部缺乏设计、疏于清理,居民私搭乱建、杂物随处丢弃;一处标志性建筑单看美轮美奂,但与周围建筑风格明显不搭……这些平时在地面上不太容易发现的问题,一到天空俯视就显现出来,有的还相当突兀。

“白璧微瑕”毕竟也是遗憾。随着楼宇持续“长高”、无人机拍摄日渐风行,城乡地区的“头顶美化”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近年来,优化“第五立面”的理念被频频提出,不少地方将其纳入地方立法或政府文件,作为城乡规划、建设和更新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从头到脚”都经得起全方位审视的魅力之城、美丽乡村。

并非每个地方都有缘登上《航拍中国》,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者不妨从专业角度研究这部片子,换一个视角,也许就能发现一些平时“被遗忘的角落”,进而引发思考:我们的城乡在整体上都“耐看”吗?我们的代表性城建作品能经得起“推敲”吗?我们的城乡管理能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吗?……

关注城市和乡村的“头顶”,实则兼有美观和实用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长期大量闲置的屋顶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比如改建为观景平台、健身场地、发电储能场所等;另一方面,对建筑物“顶部”进行绿化处理、打造“空中花园”等,本身就有降低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功用。

城市更新稳步推开、乡村振兴全面展开,都对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建筑物功能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今后都需要更加关注“顶部”、重视优化“顶部”。对于新增建筑物,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规划、设计和统筹,使其从“头”到“脚”都经得起审视,与周围环境较好地融合;对于存量建筑物,则应当量力而行,逐步将其纳入更新、改造,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实现“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和谐统一。

《航拍中国》是一面镜子,从中人们可以按图索骥锁定短板,举一反三发现不足。它更应当成为一把尺子,一把可以衡量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和乡村的尺子。可以预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和乡村会越来越受到来自天空视角的审视,更多地方将把优化“第五立面”、管好“头顶大事”提上工作日程、变成生动实践,广大城乡必将呈现出更加壮观的“全景之美”、更加精致的“细节之美”。


编辑 : 宋学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